
2002年3月。大都会特快列车通过迪尔门站。(图/Spoorjan)
“大都会特快”或者“大都会”(Metropolian)是一种于1999年-2004年间定期往返于德国科隆-汉堡间的旅客列车,全程旅行时间为3小时30分钟,比同路线的ICE列车和直通的IC列车少40分钟。同时它也是德国铁路公司(DB)名下的“大都会特快列车公司”所经营的一类列车类型的专用名称。2005年,由于较低的利用率,“大都会特快列车公司”解散,车厢被用作定期的ICE或者IC服务。
列车介绍
大都会特快来源于英文“metropolian”,或者说来源于希腊文“μητρόπολις”,列车连接了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和“莱茵-鲁尔”城市群。
大都会特快列车采用机辆模式运行,即牵引机车与带有控制车的列车组连挂。但区别于动力集中式动车组,机车与车厢间并非通过半永久车钩连接。
大都会特快的牵引机车采用经过特殊改造的101型电力机车,最高速度220km/h。这些机车增加了特殊的设备以配合列车尾端控制车的操作,同时机车都配备了基于ICE1的信号诊断系统。众多机车中,只有两台101型是在出厂时就已经配备好相应设备,其余的机车是均为后期改造。所有牵引机车编号为124-6、126-1、130-3和131-1。

2004年3月。科隆站。牵引大都会特快列车的101型机车。(图/Sebastian Terfloth)
另外,大都会特快还可以由103型和120型机车牵引,这些机车也配备了相同的系统,但是这些机车没有配备大都会特快的相应子系统,比如控制制动测试和车门控制。尽管如此,在紧急情况下这些机车可以用于代牵引服务。
大都会特快公司在1997年11月开始生产带有全新内饰的车厢组。这些车厢是在ICE2无动力车厢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微改进。因此控制车与ICE2的尾端控制车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列车由7节客车组成,每节长26.4m,全列包括101型电力机车的长度为204m。车厢使用了较厚的车体材料,这比传统的客车厢稍重,在内饰和车厢座位完全齐备的情况下,大都会特快车厢重为59-63吨。大都会特快的车厢最高速度运行速度220km/h,是德国跑的最快的普通车厢(其他的车厢的最高载客速度为200km/h),为此车厢都被安排在ICE检修基地进行检修维护。与机车连接的1号车和尾端控制车使用的是带缓冲饼的传统车钩,其余车厢之间都是采用了与ICE列车相同的车钩。
在涂装设计上,作为德国铁路公司旗下的一个新的子公司,大都会特快公司使用了全新的以银、橙和黑配色的logo,以此表明它的独特身份和地位,而不是传统的标准DB AG logo。列车车厢也被漆成了相同的颜色组合,同时还搭配了两台相同配色的101型机车。
两组车厢喷成了银色,在车厢两侧和前端漆有大都会特快的logo,再配上ICE列车经典的灰棕色车窗,这种独特的设计很容易吸引到大家的目光。在2000年的中期,控制车的前端和同样配色的银色101机车的大都会特快logo被漆以标准版的德铁logo。
车内服务
大都会特快列车的车内设计和其他的德铁列车有着很大的不同,其舒适程度高于德铁“旗舰”的ICE列车。相比起ICE列车,大都会特快在时速200公里时非常平稳顺滑。大都会特快车厢拥有全包裹的木质座椅。在列车的内饰上,大都会特快采用了瑞士梨花木所包裹的墙面,以及带自动清洗和消毒功能的厕所。

2008年1月。大都会特快列车内部。(图/Sebastian Terfloth)
有一位乘客在报纸上评论道:“乘坐Thalys列车从科隆出发前往巴黎,虽然从外表上看光鲜亮丽的Thalys列车内部确是过时,而且一团糟。座椅的间距太窄,并且也没有地方放大件行李。然而大都会特快就不是这样,旅途轻松愉快,并且有你想象到的一切。”
大都会特快列车是德国铁路里唯一一个不设分级席别的列车,其设有三种形式的车厢,所有的车厢都基于一等车服务的基础之上。
1号、2号车是为了旅行者设计的静音车厢——车厢内提供免费的枕头、毯子、耳塞和耳机。这节车厢准许使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
3节车厢是为了商务旅行者设计的工作车厢——车厢提供电源插座和手机免提式扩音器,以及一个能提供鸡尾酒和浓缩咖啡的小食吧台,以及一个面对面的4人座椅包间,以满足电话会议的需要。
2节是为了既不想睡觉或者工作的旅行者设计的会员车厢——提供DVD播放器的借阅服务,同样配有供鸡尾酒和浓缩咖啡的小食吧台。
此外,全车各处配有电源插座和手机免提式扩音器、阅读灯和传真服务,以及有小推车提供杂志、糖果和纸牌和桌游。车门处有报纸可以随时取阅,无酒精饮料随时供应,在餐车的吧台,你可以拿到浓缩咖啡和鸡尾酒以及高品质的“商务小吃”,这些都是包含在车票内的,在旅途的一开始,就会分发有关列车和目的地相关信息的小册子。
奖项与创新
2000年获得IF产品设计大奖
2001年获得红点设计奖
首次可以在网络上预定车次和车厢的列车;第一列全部旅客均可以获得汉莎航空常旅客飞行里程的铁路里程兑换班次(之前只有ICE的一等)并可通过一系列打折活动如“回程折扣”“周末折扣”“特别周折扣”来获得优惠车票的班次。
存在问题
铁路打折卡在大都会特快上享受不到正常的50%的折扣,只有25%。车票是单独发售的,所以并不能改签为ICE或IC列车车次,若“大都会特快”出现晚点情况是,乘客会非常不方便。
因为大都会特快高昂的票价,乘客便忽略了列车的舒适度。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大都会特快是德国铁路公司的子公司,而德铁对于长途列车的主打产品是ICE,这样导“大都会特快和自己的母公司德国铁路公司在相互竞争。2003年5月,大都会特快推出了一系列的尝鲜体验价格,但是由于不同的优惠政策,在出售同里程的单程票时会有5种不同的价格,而在往返票时会有27种不同的价格可以选择,最后导致优惠活动收效甚微。
退役
在列车开行的第一个星期里,上座率超过了预期的水平,但到了1999年末期,上座率就一直低于可盈利的标准,随着廉价航空的竞争,乘坐大都会特快列车的人数一再下降。在2004年12月的时刻表调整中,大都会特快落下了帷幕,其服务被ICE所取代。列车车厢也被重新刷漆和调整回标准的DB车厢配置,随后被用作ICE或者IC班次的列车。
(翻译、整理: @跨越的小猪)
其实IC的控制车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