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图/陇海特快车)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互联网图)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2016年由长客厂设计生产,为6编组A型列车,最高速度80km/h。列车首次应用了抗风沙设计技术。
兰州轨道交通电动客车、牵引系统招标采购项目于2014年12月完成招投标工作,电动客车中标单位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引系统中标单位为新誉集团有限公司。初期共配置车辆26列。
2015年12月28日,完成电动客车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产品设计、接口设计等。
2016年7月29日,首列车在长客厂下线。

2017年4月12日。包兰铁路水源站。HXD2正牵引长客制造的两组兰州地铁一号线6A列车前往兰州北编组站。(图/陇海特快车)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为6编组A型电客车,4动2拖。列车总长140m,最大宽度3.09m,高3.8m。设座位330个,定员1860人,最大载客量2460人。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根据麦加轻轨车、兰新线CRH5A高寒抗风动车组的经验,是我国首次把抗风沙技术运用在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车辆上。
列车抗风沙技术有三方面。首先是耐风力侵蚀技术,在车辆表面及转向架都采取了保护措施使得转向架关键部件能够抵抗沙石打击,此外车顶的高压部件和其他外露部分也都得到了防风保护。其次是防沙技术,独有的车辆密封使得包括车辆前端、贯通道、塞拉门都具有密封结构。最后是排沙系统,空调机组及车下设备舱具有特殊的排沙的结构,并且通过改善冷凝、通风及散热格栅结构来做到防沙排沙。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扶手。(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图/火车仔)
列车设计以黄河、飞天、玫瑰、腰鼓等极具甘肃代表性的事物为设计灵感,从中提取类飞天丝带的动感色带应用于设计方案中。车辆整体造型饱满、圆润,飞天色带环绕整车,使得车头与车身融为一体,同时具有强烈动感。
车体材料选用铝合金,车体结构使用寿命为35年。车体焊接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通过了国内最高等级、符合欧洲标准的25Km/h撞击吸能测试。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座椅。(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座椅。(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座椅。(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座椅。(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图/火车仔)
车厢内以简洁、通透、清新为设计标准,座椅采用靠背与座面一体的结构形式,并使用同一色系。门区的中立扶手为三叉式,可以满足更多的乘客把扶。地板布设计为灰色系,并点缀蓝色的色块,与整车的色调协调呼应。
列车采用4级能量调节空调,具有预冷、通风等多种功能。整车采用LED光源,寿命更长,并且安全环保。为了减少噪音污染,通过对车辆噪声源区域进行特殊处理,提高了车辆的隔音降噪能力。内装材料执行国际最严格防火标准。客室内装材料满足严格的绿色环保要求。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拉手。(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车内电视。(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门上方动态线路图。(图/火车仔)

2020年9月。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客室。厂牌。(图/火车仔)
线路介绍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25.909km,共设20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标志色为蓝色。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西起西固区陈官营站,途经安宁区、七里河区,东至城关区东岗站,东西横贯兰州市中心城区,是兰州市从东向西的主干轨道交通线路。
2014年3月28日全线开工建设,于2019年6月23日开通运营。2020年9月28日,1号线未开通的省政府站启用。
线路全长现更新至25.913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