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四方厂内。在库房内的车头和两节车厢。

2024年5月,四方厂内。正午的阳光透过库房的天窗落在中原之星动车组车头上。

2024年5月,四方厂内。为了防止损坏,车厢下的转向架被替换成了仅用于支撑和移动的临时用品,而原装转向架则放置在车厢旁边。

2024年5月,四方厂内。透过缝隙看到的中原之星。

2024年5月,四方厂内。硬座车厢内的座椅,在当时运营的年代可谓是顶配。

2024年5月,四方厂内。硬座车厢内部,看起来与现在的高铁没有太大差别。

2024年5月,四方厂内。车厢内遗落的清扫工具,可能在最后一次运行之后,对于乘务员来说没有想到这一见就是最后一面。

2024年5月,四方厂内。机车驾驶室。

2024年5月,四方厂内。阳光照射在角落里的电气柜上。

2024年5月,四方厂内。车厢连接处的隔离门。

2024年5月,四方厂内。和中原之星一起存放在库房里的枕木模具办公柜及其他杂物。

2024年5月,四方厂内。为了防止损坏,车厢下的转向架被替换成了仅用于支撑和移动的临时用品,而原装转向架则放置在车厢旁边。

2024年5月,四方厂内。一只小狗在库房里“巡游”。

2024年5月,四方厂内。透过缝隙看到的中原之星。

2024年5月。在四方机车公园,游人正在参观经修复喷漆后展出的中原之星B端车头。

2024年5月。在四方机车公园,祖孙俩经过正在展出的中原之星B端车头。
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某个厂房里,沉睡着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那段尘封的历史吸引着无数人前去探秘。在中国青岛,也有一台“沉睡”的大“家伙”——中国高铁的“金种子”、“中国速度”的奠基者之一“中原之星”号。
更舒适、更高效、更便利,是乘客对铁路运输的期望。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铁路大提速的背景下,制造商们联合起来展开了国产动车组的集体研发。在世纪之交,内燃驱动和电力驱动、分散动力和集中动力、准高速和高速、双层和单层……为了满足各地铁路局的不同需求,各种技术路线组合而成的动车组频频落成,“中原之星”就是其中之一。
“中原之星”号DJF1电力交流传动动力分散式动车组由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株洲电力机车厂及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研制。于2001年9月21日诞生的“中原之星”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为160公里/小时,2001年11月18日起投入运营,执行T501/2次(郑州-武昌)的客运任务,实现了单程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约3小时。
最初,列车设计为6节车厢。2002年5月,鉴于客运需求旺盛以及成本效益问题,“中原之星”回到四方机厂进行改造,增加了8节车厢,成为当时我国载客量最大的动车组。截至2005年11月,“中原之星”电力动车组已运行180余万公里,运送旅客190余万名。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技术迭代也从未止步。2006年6月,列车正式退出运营。2007年6月,结束了工作使命的“中原之星”重回故土青岛四方。两端的车头均被保留,B端车头作为绝版标本被陈列在青岛四方机车公园进行展出,A端车头及剩余的两节车厢均存放在附近的百年老厂房中。
退役的“中原之星”依旧活跃在沿线乘客们的记忆中。在运营期间,“中原之星”每天穿梭于中原大地,高效、舒适的乘坐体验成了无数商旅人士及学生出行的首选。每天同一时间,总能看到同样的身影穿行而过。
在“绿皮车时代”,人们依据机车的面貌给“中原之星”起了个亲切的外号——“子弹头”。直到现在,人们还常常将“子弹头”的称呼挂在嘴边,几乎成了初代高速列车的代名词。
相关机构的科研人员在研制“中原之星”、“中华之星”、“新曙光”等动车组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研发经验和实践经验,关键技术的积累和传承,在后期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高铁发展技术路线为基础诞生的“和谐号”以及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复兴号”的制造中得以大量地应用,这些技术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原之星”“金种子”般的作用和功能,意义重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关键技术取向基本契合了当下中国高铁的发展方向。
中国铁路事业,从开拓探索,再到如今领先全球,进入到砥砺奋进、安全舒适高效的新时代。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稳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高速动车发展日新月异。当我们将目光再次落回到“蛰伏”在老厂房里的“中原之星”,不禁满怀期待,这颗“金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刻将以一种崭新的存在形式与世人见面,诉说历史。
·
作者:张文龙
地区:新疆乌鲁木齐市
工作:摄影记者
爱好时间:2009年2月起
喜欢车型:HXD3B
联系方式:QQ 2098587747、新浪微博 @郑乌特快幺九拐
常用相机:Canon EOS 6D、SONY A6400
(本文经作者授权使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第一
第二
再学校机房上信息竞赛课,下课休息经常看,狂想屋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网站
谢谢
四方厂倒闭了?
没有,老厂房不用了而已
记得还有一列“先锋号动车组”
是的,但是也退役了,现在早期动车组只剩下NDJ3长城号,也就是新曙光lite版还在跑北京市郊S2线
挺好一车,咋就不多用几年呢
早期的他们,现今已经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