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难舍旧梦——写给Z37/8次列车

文:舒浩洋、余杰刚
图:舒浩洋、余杰刚、W.LD-SS7E、DF4B1637、DF11-0128、罗靖峰、不想取这破名儿、济局元段、八分之一的计划(加菲超)、武九北环K17Km+770m、科学与真理

 

| 相识 |

 

2004年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后,首都北京与湖北省会武汉间开行了四对直达特快列车:Z3/4次(北京西-汉口)、Z11/2次(北京西-武昌)、Z37/8次(北京西-武昌)、Z77/8次(北京西-汉口)。相较于同时期运行于京沪铁路的十三对直达特快列车而言,“京武四直”的光芒显得不那么耀眼,但他们也着实是京广铁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特点是夕发朝至、追踪运行,绝大部分直达特快列车往往一站不停,在普速铁路上是“路霸”一般的存在。在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之前,直达特快列车就是那个年代最高级和先进的旅客列车。

 

2014年的Z3/4次列车,由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担当,彼时该车采用全列BSP 25T列车编组,并延长至宜昌东站办理始发终到。(图/舒浩洋)

2012年的Z11/2次列车,由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担当,彼时该车采用“韶山”9G+25T的列车编组,为全列硬卧编组列车,该车于同年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后停运。(图/舒浩洋)

2012年的Z37/8次列车,由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担当,是2012年“京武四直特”消失后唯一传承至今的列车。(图/舒浩洋)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正式实施当天的Z77/78次列车,由武汉铁路局武汉客运段担当,是从“京快车队”的T77/78次列车升级而来,该车于2012年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后停运。(图/DF11-0128)

 

2006年的五一假期,彼时5岁的我第一次乘坐火车出行,在从武汉返回北京的途中,我乘坐的就是“京武四直”中的Z78次列车。那时候对这趟车的印象就是快,武汉到北京1200多公里的距离,晚上睡一觉,第二天清晨就能准时抵达目的地。

 

2012年5月,北京西站候车大屏上的“京武四直特”时刻表。(图/八分之一的计划(加菲超))

 

由于老家在武汉,此后的十余年间,我常常往返于北京和武汉两地,乘坐最多的列车就是“京武四直”,除了Z11/2次列车外,每趟列车我都曾乘坐过。那会儿我常常睡在硬卧车厢的中铺,等晚上车厢里的人都睡着了,我会趴在床上望着窗外:那景致其实有些枯燥,但对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男孩来说却有趣。

 

复线铁路的另外一条线路和列车并行,在高速运行的火车上只看到两条平行线,黑漆漆的窗外偶有点点灯光闪过,车厢内只有列车行驶的声音,有节奏却并不吵闹。每过几分钟,就会看到两条平行的钢轨分出更多的轨道,车厢内传来轮对驶过道岔的声音,这便是到了某处小站,站台上会看到有位手拿两面旗子的工作人员立岗接车。最期待的是能在站里看到其他的不同样式的火车,红色、蓝色、绿色的都有,那时候也不懂得火车的型号,但却能享受看到火车后最纯粹简单的快乐。


 

2023年5月,乘坐Z38次列车一路跨越沿途小站。(图/舒浩洋)

 

如果赶上在夏天乘车,就能在夜晚看到无比璀璨的繁星,星点之间的组合排布亦有疏密之分,场面十分震撼。长大后我才知道,那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到银河,第一次感受到星辰大海的绚烂。

我想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会对乘坐火车旅行有着自己独特的印象和感受。我对火车旅行的印象和感受就来自京武之间的直达特快列车,是这种印象和感受让我真正喜欢上了火车。

后来我因为喜欢火车而开始学习摄影,这些年多多少少也拍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照片,火车和摄影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调味剂,融入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可假如没有小时候的这段经历,今天的我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度过怎样的人生呢?

我无法想象。

乘坐直达列车出行成了我最喜欢的选择铁路旅行的方式,然而随着铁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直达特快列车已不再是最为高级和先进的旅客列车。2012年京广高铁开通前夕,Z11/2次和Z77/8次停运,Z3/4次双向延长至宜昌东始发,增加停站。2015年,Z3/4次双向延长至重庆北运行,彻底与京武直特的身份作别。于是“四直特”中就仅剩下Z37/8次还在正常运行了。仔细算来,从2006年第一次乘坐“京武四直”到今天,17年的时间里我共乘车19次。

就好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位独一无二的“白月光”一般,“京武四直”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列车。纵使在这之后有各式各样速度更快、技术更先进的动车组服役,也替代不了她们在我心中的地位。

2014年,Z37次列车高级软卧车厢内景。(图/科学与真理)

`

`

| 入微 |

 

在“京武四直”中,Z37/8次是最为特殊的一对列车,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

1949年11月15日,铁道部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铁路调图,这次调图开行了北京至大智门(原汉口站)的137/138次列车。1951年,京汉铁路上的两班汉口-北京列车为7/8次直快和103/104次普客,1950年代末,37/38次的车次被用于京汉列车上。

1950年代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该车延长至武昌办理始发终到。19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37/8次上的骆琴明车长提出了“想在旅客上车之前,急在旅客旅途之中,帮到旅客下车之后”的服务理念,这套服务理念也被当时的铁道部推广至全路。骆琴明车长也因此荣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先后6次受到毛主席接见。1975年,该列车车次再次改为137/138次,等级仍为直快,直至1981年改为特别快车后才重新开始使用37/38这对车次。

`

骆琴明车长受到毛主席接见。

时任38次列车长骆琴明受到中央领导接见时的邀请函。

上世纪70年代的37/8次列车。

37/8次列车在北京站。

“想在旅客上车之前,急在旅客旅途之中,帮到旅客下车之后”。

 

上世纪50-60年代,列车长王庆武带领大家开展了“白毛巾”竞赛,促进列车服务进一步提升质量。在37/8次列车于80年代末换装空调列车之前,这是列车上持续多年的传统,也是几代37/8次列车员共同的记忆。

 

那个年代的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需要打开通风换气。时间一长,车厢内就容易布满灰尘,列车员隔段时间就要做卫生,擦拭车窗、座椅及木地板。每一趟37/8次列车上都要进行白毛巾竞赛——以此来检验劳动成果。每一节车厢都有一条白毛巾,列车长最后检查时,会用对应车厢的白毛巾依次擦拭需要检查卫生的车厢部位,最后每一节车厢的白毛巾全部摆放在一起,谁的毛巾干净,谁就是当天的先进。上世纪70-80年代,利用休息时间,乘务员们还会相约到李家寨一带的山上采摘为旅客提供的茶叶。据现在一些乘务人员所说,那个年代作为37/8次的乘务员真的是一份无比光荣的工作,车上的服务理念和列车员的先进事迹也感染着一代代的乘务员们。

 

上世纪70年代,137/8次列车乘务员参观二七纪念馆。

37/8次列车乘务员清洁车厢卫生。

原37/8次列车乘务员周木香、乞萍接受央视采访时讲述回忆“白毛巾”竞赛。

1982年,38次列车的乘务员为小旅客冲牛奶,原图刊载于1982年8月9日的《湖北日报》。

1984年的38次全程硬座车票。(图/舒浩洋)

 

37/8次列车于历史长河中经历过多次的列车编组扩编和车底更新换代。1984年8月,为应对列车超员现象,该车编组由16辆扩编至18辆,同年9月继续扩编至20辆,成为当时中国铁路编组最长的旅客列车。1980年代末,37/8次换装由民主德国进口的24型客车,成为湖北乃至全中国最早的空调列车。虽然涂装仍为当时中国铁路标准的绿色车厢,但24型客车拥有几乎全列软席的配置并全部装配了空调,是那个年代名副其实的高档列车。1990年,37/8次列车开始使用带有空调的25A型车体,由“绿皮车”变为“红皮车”。

 

1990年的38次列车与乘务人员合影,方形窗户是24型客车显著的特征,此时38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升级为空调列车。“白毛巾”竞赛也随着车体的换装升级逐渐走入历史。

1990年左右,英姿飒爽的38次列车乘务员手捧“红旗列车”荣誉牌。

1991年的37/8次,采用带有空调的25A型客车,流动红旗上的内容是:“保持红旗 再接再厉”。

 

1996年,37/8次列车改由北京西站办理始发终到,一直持续到今天。1997年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37/8次换装运行时速140km/h的25K型车厢,并升级车次为K37/8次。2000年中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K37/8次变更车次为T37/8次,列车等级划归特快行列。

 

1997年的K38次列车车票,彼时38次刚刚升级为K38次列车。(图/舒浩洋)

T37/8次列车车队领导、列车长及乘务人员合影。

T38次乘务人员为旅客提供热水服务。

湖北籍奥运跳水冠军伏明霞为T38次列车寄语。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迎来第五次大提速,T37/8改用最高运行时速160km/h的25T型车厢,升级车次为Z37/8次。在最初开通的一段时间内,Z37/8次列车自北京西至武昌间1225千米的运行区间内一站不停且不做任何技术停车,运行全程以最高时速一路飞驰,夕发朝至,成为“京武四直”中武汉客运段担当的进京王牌列车。

 

2004年开通首日的Z37次列车,彼时铁路分局尚未撤销,Z37/8次列车配属“郑局武段” 。(图/DF11-0128)

2004年4月19日,武昌客技站库内崭新的Z38次列车车底,已标注郑局武段。(图/余杰刚)

2004年4月12日,为提前适应Z37/8次车底运用状况,T37/8次更换25T型客车担当,运行时刻不变。图为2004年4月,已经采用Z37/8次列车车体的T38次列车驶出武昌站。(图/余杰刚)

第五次大提速时,武汉铁路分局门口悬挂的宣传Z11/2次、Z37/8次的标语。(图/余杰刚)

京武四直开通伊始时,武汉市公交车上贴有宣传汉口站到发的Z3/4次、Z77/8次的广告。(图/余杰刚)

 

2009年,Z37/8次列车改用由北京铁路局转配而来的原服役于Z41/2次(天津-上海)、Z85/6次(北京-苏州)的AC380V供电制式的25T型客车,牵引机车也由武汉铁路局SS9G型电力机车改为北京铁路局DF11G型内燃机车担当。DF11G机车牵引AC380V供电制式的25T型客车这一组合一直沿用至2024年Z37/8次列车停运。

 

2004年4月20日,武昌的Z38次列车。(图/余杰刚)

2015年4月,“原色时代”的Z37次,DF11G+25T的经典组合是“五提”的重要标志。(图/武九北环K17Km+770m)

2014年2月,北京西运用车间内的Z37/8次本务机车东风11G-0057/0058。(图/舒浩洋)

2023年8月,Z38次本务机车出库前往武昌站挂车。(图/W.LD-SS7E)

2023年11月,东风11G-0001/0002机车担当Z37/8次本务机车停靠武客机折返段。(图/W.LD-SS7E)

2023年11月,东风11G-0001/0002机车担当Z37/8次本务机车停靠武客机折返段。(图/W.LD-SS7E)

东风11G型机车标志性的铭牌。(图/W.LD-SS7E)

2023年6月,Z38次本务机车折返段出库。(图/W.LD-SS7E)

2023年9月,Z38本务机车单机驶过井岗村道口。(图/W.LD-SS7E)

2023年8月,Z38本务机车单机驶过井岗村道口。(图/W.LD-SS7E)

2023年7月,Z38本务机车武客机折返段走2出库,前往武昌站挂车。(图/W.LD-SS7E)

2023年12月,Z38次本务机车武昌站挂车。(图/舒浩洋)

Z38次列车在武昌站始终是“一站台待遇”,图为等待发车的Z38次列车。(图/舒浩洋)

武昌站, Z37/8次列车水牌特写。(图/舒浩洋)

2023年12月,华北地区连日的大雪让Z37次列车上有了不少积雪的残留。(图/舒浩洋)

“黄鹤楼”纹样的窗帘是Z37/8次列车的显著标志。(图/舒浩洋)

Z37/8次列车配属的25T型车底几乎整列由四方厂生产。(图/舒浩洋)

2024年停运前,Z37/8次列车挂有硬卧车厢4节、软卧车厢13节、高级软卧车厢1节。(图/舒浩洋)

Z37/8次列车采用AC380V供电制式25T车厢,因此采用北京铁路局具有相同供电制式的东风11G型机车牵引。(图/舒浩洋)

2023年8月,武昌站站调牵引Z38次车底出库,驶过武昌区平安路。(图/W.LD-SS7E)

Z37/8次列车在客流高峰期往往一票难求,为应对大客流运输需要,有时列车编组中会编入两节“高级软卧”车厢。(图/W.LD-SS7E)

在Z37/8次列车开行的大部分时间里,列车会编入一节仿制BSP 25T型行李车。(图/舒浩洋)

编号206419和206420的两节仿制BSP 25T行李车是全国仅有的四辆同型号车的其中之二,这两节车厢曾长期服务于Z37/8次列车。(图/W.LD-SS7E)

 

2023年9月,Z38次列车在武昌站检票上客。(图/W.LD-SS7E)

2023年12月,Z37次列车在北京西站检票上客。(图/舒浩洋)

2024年1月8日,末班Z37次列车停靠北京西站10道9站台。(图/舒浩洋)

Z37/8次列车在2009年后编入了硬卧车厢,其中也专门配置了残疾人车。(图/舒浩洋)

曾被编入Z37/8次列车的三节餐车车厢,均于10余年前退出Z37/8次列车编组。(图/W.LD-SS7E)

图为新年前,Z37/8次列车乘务员在装饰餐车,餐车内挂有Z37/8次列车的各项荣誉。

 

历经数十年的岁月洗礼,37/8次的名字变了、速度变了。随着人们出行方式和需求的变化,“无干扰漫旅式服务”取代“白毛巾”竞赛成为了这趟列车上的标志性服务形式。但“想在旅客上车之前,急在旅客旅途之中,帮到旅客下车之后”的服务理念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在互联网上检索“Z37/8次”这一词条,能看到不少关于车上乘务人员救助困难旅客,并在事后给予关心帮扶的新闻和帖子。

 

作为连接京武两地的“标杆列车”,Z37/8次列车上常常会有外国友人的面孔。图为2000年代,Z37/8次列车上的乘务员在学习英语,以更好服务外籍旅客。

2015年后,于国铁普速列车涂装刷绿大潮下,Z37/8次列车全列涂装再次变为绿色。25T型客车经典的白色深蓝搭配涂装成为历史,图为2010年代初,Z37/8次列车乘务人员与“原色”25T涂装的Z37次列车的合影。

已经全列改为绿色涂装的Z37/8次列车,这一涂装自2015年前后一直使用到2024年Z37/8次列车停运。(图/W.LD-SS7E)

 

我个人并不喜欢在文章中宏大叙事的去讲一些内容,但37/8次这趟列车确实称得上是新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亲历者。悠久、辉煌的历史和代代传承的服务理念是她的底色,37/8次也因此被铁道部多次评为“红旗列车”,她本身也成为一种精神象征,被赋予了超越列车本身之外更多的意义。

 

37/8次列车乘务员与红旗列车荣誉牌匾。

`

`

| 光阴 |

 

近些年,随着铁路牵引动力的更新换代,关于Z37/8次更换为动集列车的消息不断传出。2023年我曾两次专程前往武汉,往返均乘坐Z37/8次列车,就是为了记录下关于这趟列车最后的一些画面。

 

2022年8月,盛夏傍晚,红霞映照下的江城武汉,Z38次列车踏上1200余公里的旅途,与黄鹤楼和武汉长江大桥同框。(图/舒浩洋)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停运前夕这次,在出发前我做了尽可能做的一切准备,包括搜集37/8次的历史照片。

可上车后我发现,眼前的一切是可谓熟悉又陌生。车厢内的装潢还和我记忆中的一样:武汉局特有的黄鹤楼花纹窗帘、暗红色的窗帘与床铺内饰……,岁月已在这趟车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包厢内早就不能播放的小电视、墙壁上明显的使用痕迹……曾经最豪华的列车也终于到了濒临淘汰的这一天。

 

Z37/8次列车车厢内,《人民铁道》报会每日更新。(图/舒浩洋)

干净整洁的Z38次列车车厢。(图/舒浩洋)

Z38次列车走廊内的照明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已经具有些年代感。(图/舒浩洋)

清晨时柔和的光线与车厢内的灯光相配合,使得车厢内的光影观感非常舒适。(图/W.LD-SS7E)

 

车上的乘务在敲响旅客包房门时依然会采取“一重两轻敲三下”的方式,晚上11点,车上还会有卫生突击检查,这都是Z37/8次列车保持多年的传统。在车内走了一圈,许多乘务面孔和以往乘坐时有些不同,一问才得知,一些乘务员是去为换型“新动集”做准备了。在这趟列车即将换装的“前夜”,时代好像迫不及待地要抛弃她似的。即使一些传统与特征仍然保留,但所有围绕这趟列车的人和事都在为迎接新事物而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Z37/8次列车硬卧车厢内景,是全国为数不多在硬卧车厢配置了地毯的列车。(图/W.LD-SS7E)

Z37/8次软卧包厢内景,在停运前夕,包房内已经有较为明显的使用痕迹,但车厢内依然十分干净整洁。(图/舒浩洋)

 

回程的途中,高软包厢中只有我一位旅客,关上灯独自坐在沙发上,听着车外富有规律的轮轨声,就好像听着Z38次的心跳,我的内心百感交集。

我想起去程时在武昌站偶遇的那位为Z37/8次工作了20来年的保洁大姐,她随口说出了这趟旅行中我最难忘的一句话:

“以前的38次多漂亮哇,坐这趟车,又发吃的又发喝的,现在她老了,就像我一样。”

是啊,她真的老了,真的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Z37/8次高软包厢内景,即使在今天,高级软卧也是一部分商务人士出行的不二之选。(图/舒浩洋)

相较于软卧席位,高级软卧席位的床铺空间更加宽敞。(图/舒浩洋)

每个高级软卧包厢设有独立卫生间,内部卫生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异味。(图/舒浩洋)

夜间行车时,车外的灯光会透过窗帘使得“黄鹤楼”纹样印在包厢内。(图/舒浩洋)

清晨时分的Z38次列车走廊。(图/W.LD-SS7E)

 

列车的鸣笛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拉开窗帘望向窗外,一切都那么熟悉。除了两条平行的钢轨和车厢连接处的灯光,就是黑漆漆的一片,耳边还是那熟悉的车轮奔驰在铁轨上的声音。此刻我只想静静的感受,感受这无比熟悉的情景,感受我在Z38次列车上最后的时刻。

旅途使人丰富,有时候并不在于旅途本身见识到多少,而是在于途中所见引起的回忆与思考,使人的心灵收获一种美妙的感动。

 

2021年4月,Z37次列车驶出北京西站。(图/舒浩洋)

2023年6月,Z38次列车驶出武昌站。(图/W.LD-SS7E)

2023年10月,Z37次列车驶过武汉长江大桥。(图/济局元段)

2023年9月,Z37次列车驶过武汉市地标黄鹤楼,与武汉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地标同框。(图/济局元段)

2023年11月,Z38次列车驶过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图/W.LD-SS7E)

2023年9月,中秋月圆之夜的武汉市武昌区,Z38次列车驶过司门口,自此踏上征途。(图/不想取这破名儿)

2022年9月,北京市房山区,经历了一晚星夜兼程的旅途后,Z38次于次日清晨通过京广铁路琉璃河站。(图/DF4B1637)

2023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Z38次自长阳线路所驶上西长联络线(北京西-长阳线路所),与京广铁路正线分离,前往终点北京西站。(图/DF4B1637)

2023年10月,北京市丰台区,Z38次列车迎着晨光通过京广铁路西长联络线后吕村站。(图/舒浩洋)

2024年1月,北京市丰台区,Z38次列车接近北京西站。(图/DF4B1637)

2023年10月,武汉市黄陂区,Z37次列车驶出滠口站。(图/W.LD-SS7E)

2023年9月,武汉市黄陂区,鸟瞰视角下的Z37次通过滠口站。(图/W.LD-SS7E)

2023年10月,武汉市江岸区,Z37次通过武汉著名机位丹水池站。(图/W.LD-SS7E)

2022年9月,丹水池站,Z37次列尾附挂健康快车南下。(图/W.LD-SS7E)

2023年8月,武汉市江岸区,自丹水池站后,Z37次驶上京广铁路外绕线,图为鸟瞰视角下Z37次与长江同框。(图/W.LD-SS7E)

2023年9月,武汉市江岸区新村,Z37次列车下行通过。(图/W.LD-SS7E)

2023年9月,武汉市江汉区,Z37次驶过汉口站,Z37/8次停运后,她的继任者D37/8次在汉口站办理始发终到。(图/W.LD-SS7E)

2023年11月,武汉市江汉区,东风11G-0001/0002“猪王”牵引Z37次驶过汉口站。(图/W.LD-SS7E)

2023年11月,武汉市硚口区,Z37次通过汉西站。(图/W.LD-SS7E)

2023年12月,武汉市汉阳区,Z37次驶过汉阳钢铁厂。(图/W.LD-SS7E)

2023年7月,武汉市汉阳区,Z37次通过汉阳站。(图/W.LD-SS7E)

2023年11月,武汉市汉阳区,Z37次驶过钟家村一带,与武汉琴台大剧院同框。(图/W.LD-SS7E)

2023年10月,武汉市武昌区,Z37次驶过武汉长江大桥,接近武昌车站。(图/济局元段)

`

`

| 临别 |

 

2024年1月8日,末班Z38次列车于当日清晨抵达北京西站,并入库北京西车辆段四场二道——由此开启Z37/8次列车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当晚18时左右,北京西站站调,东风7G-5035“工人先锋号”机车连挂Z37次车底出库,停靠北京西站普速场10道,Z37/8次列车迎来了最后的时刻。

 

2024年1月8日,北京西车辆段,调车机准备牵出Z37次列车。(图/舒浩洋)

 

处理完工作和生活中的事务后,当晚我来到北京西站,专程送她最后一程。

随着检票录音的播放完毕,候车室的大门打开,大批专程前来送别Z37/8次列车的人们涌上站台。他们当中,有往返乘坐末班Z37/8次列车的火车迷;有专程购买末班车票的老乘客;更有几位火车迷是买了票,不坐车,只为来送她最后一程。离别的那天,没有想象中的伤感,没有预想中的平淡。那仿佛是一场盛大的告别:

“这TM可是好车,我跟这车快20年,今儿就是最后一天了,我这心里头都不是滋味儿……”操着地道北京口音的司机大叔激动地和我说道。担当末班Z37次列车牵引任务的他骄傲地向我讲述着自己的工作:从京武间1200公里的驰骋到内燃机轰鸣的霸气;从37/8次辉煌的历史到他开火车的职业生涯。情至深处,我看到他自豪的神情下,眼中闪着点点泪光……

 

2024年1月8日,北京西站,Z37次列车司机确认发车信号。(图/舒浩洋)

 

“您往左来点儿,3、2、1,茄子!”在一部三脚架架设的相机前,四位50岁上下的中年人正与Z37/8次的列车水牌合影。我不知道他们四人因何与这趟列车结缘,也不知他们四人彼此之间因何相识,但他们一定与这趟列车之间有着深刻的羁绊。

 

2024年1月8日,四位专程赶来送行末班Z37次列车的大叔与列车水牌合影留念。(图/舒浩洋)

 

“您帮我拍一张吧也……”,一位大叔叫住我,让我帮他拍下与Z37/8次的合影。原来这位大叔曾数十次乘坐Z37/8次,听闻当日是Z37次列车的末班,专程改签机票而来,只为见证她的收官之行。

 

2024年1月8日,让我帮忙拍照留念的大叔,他特意改变行程来见证Z37次列车的收官之行。(图/舒浩洋)

 

站台上的人们都在忙碌着各自的事情:列车员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有人为第二天公司的业务焦急地打着电话;有人要坐这趟车去挽回自己的一段爱情;有人专程为送别Z37/8次列车而来。这是Z37/8次列车平凡的一天,又是特别的一天。

 

2024年1月7日,末班Z38次列车开车前,众多铁路爱好者专程来到武昌站站台,送别Z38次列车。(图/W.LD-SS7E)

图中的这位老奶奶是多年来乘坐38次列车往返京武两地的常客,一路经历了从38到K38、T38,再到Z38的变迁。1月7日当天她恰好乘坐了末班Z38次列车。当时她特意请站台上的爱好者们为她拍下了这张合影。“这是我从小坐到大的一趟列车,我会永远记住她”老奶奶这样说道。(图/W.LD-SS7E)

 

我从第一节车厢走到第十八节车厢,与Z38次列车的乘务员们一一致谢道别,他们笑盈盈地和我再见。看到这么多他们服务过的旅客专程来送Z37/8次列车最后一程,不知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对于喜欢火车的我们来说,Z37/8次列车是“京武天王”、是“北京广路霸”,是磅礴的气势,是永恒的热爱。

 

那么对于曾为她工作与奉献过的列车员们来说呢?这是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清晨与黄昏;是乘务室里的春夏秋冬,是站台上的迎来送往;是流淌在岁月中的付出与奉献,横亘于内心中的甜蜜与苦涩。Z37/8次列车于他们而言,一定也是难说再见的吧!

 

2024年1月8日,末班Z37次本务机车北京西站挂车。(图/舒浩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在近七十五年的岁月里,一代又一代的37/8次奔驰在武汉至北京间的京广铁路线上。数十年来,牵引动力在变、列车车型在变,37/8次也曾经历过“换型”前的落寞时刻,但总能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去迎接“新生”。在所有的变化背后,不变的是70多年来连接京汉两地1200公里的不停驰骋;是经过70多年岁月洗礼的“红旗列车”的服务精神;是70多年来这趟列车上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奉献。假如荣誉室内的“红旗列车”牌匾有记忆,他一定会记得蒸汽滚滚的年代,37/8次绿皮车厢内“白毛巾”擦过的痕迹;他一定会记得刚换空调车体的年代,37/8次受到大家旅行中的青睐;他更会记得在第五次大提速后的二十年间,Z37/8次一直是京汉之间旅客列车最抢手的存在。

 

2024年1月8日,末班当天的北京西站,人们纷纷举起相机,拍照留念。(图/舒浩洋)

2024年1月8日,据说图中这位也是Z37/8次列车的老乘客了,末班车当天特意赶来送行。(图/舒浩洋)

2024年1月8日,两位专程前来送行的铁路爱好者,手中的列车水牌是从“B站”订购的仿制品。(图/舒浩洋)

2024年1月8日,“再看一眼‘京武天王’吧,以后她就不是今天这番模样了” 。(图/舒浩洋)

 

一切的一切似乎与告别无关,因为这里看不到悲伤的痕迹;一切的一切似乎又与告别有关,因为此时的月台之上,列车身旁,有着无限的圆满。

 

2024年1月8日,当晚20:36分,Z37次列车准时启动,踏上最后一段旅途。(图/舒浩洋)

2024年1月8日,几位铁路爱好者在站台挥手送别Z37次。(图/舒浩洋)

2024年1月9日,跟随末班Z37次到达武昌的铁路爱好者们在站台拍摄末班本务机车摘挂。自此,Z37/8次列车近20年的历史画上句话。(图/W.LD-SS7E)

 

时光在这一天带走了我最爱的列车,然而,她终究还是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童年回忆的承载,对青葱岁月的感怀,对人生爱好的影响,旁人很难想象一趟列车的存在也会对我有如此多的不凡意义。在这个普通的夜晚之后,她就会悄悄地消失在那些我曾经无比熟悉的地方。
只是,当再次路过武珞路铁路桥,当再次在武昌站的一站台乘坐列车,当西长线的桥上再次响起东风11G的轰鸣,过往的一切思绪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曾经所有的回忆,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都会从记忆的最深处走来,化作心头的微微一颤和嘴角情不自禁的上扬。

`

`

| 传承 |

 

有人说:“岁月即轮回”。

2024年1月10日晚,Z37/8次的继任者D37/8次在汉口站迎来乘坐这趟列车进京的第一批旅客。

 

37/8次列车时隔数十年又回到了汉口站始发终到,一段辉煌的故事就这样在平凡中悄然结束,另一段故事也正在平凡中开始了。

 

2024年1月,D38次列车停靠汉口站一站台。(图/舒浩洋)

2024年1月,时隔数十年,37/8次列车回到汉口站办理始发终到。(图/舒浩洋)

 

今年一月返回老家武汉办事,回京途中我特意选择了D38次列车。上车后的我一度十分恍惚:曾经的Z38永远的停留在了“昨天”,今天的38次是这样一番模样。只是,从Z37/8到D37/8,“黄鹤楼”的图案仍在;一些熟悉的面孔仍在;“漫旅式”的服务仍在。曾经记忆当中的一部分,又以某种形式传承了下来。

 

D38次列车卧铺床垫上的黄鹤楼暗纹装饰,一些“细节”在这趟列车得以传承了下来。(图/W.LD-SS7E)

2024年2月春运期间,乘坐D37次的旅客在汉口站合影留念。(图/罗靖峰)

2024年2月,D38次列车一等卧走廊内景。(图/罗靖峰)

2024年2月,D38次列车一等卧包厢内景,靠背上有武汉市市花“梅花”加以装饰,一等卧还配备了“床尾巾”,乘客们还会收获一份“零食伴手礼” 。(图/罗靖峰)

2024年1月,D38次窗外的星点与田野。(图/舒浩洋)

 

有很多朋友表达了对Z37/8次离去的遗憾与惋惜,但历史的脚步滚滚向前,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怀念过去,但不必活在过去。或许再过20年,也会有人送别今天的D37/8次列车,我想这才是历史的发展与传承,这才是真正的“京武天王”。

 

望着Z37次列车远去的尾灯,不必伤感,不必难过。对于与这趟列车有着羁绊的工作人员、旅客和火车迷来说,她带给我们的经历或许足够用余生去回忆,她驰行的身影或许成了无数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今夜不会再有难舍的旧梦,生活之中有生活,未来之外有未来。“京武天王”又到了迎来新生的时刻,只是,我们还是要道一声:

别了,Z37/8!

 

`

| 主要作者 |

舒浩洋
一位Z38次列车的“老”乘客
喜欢铁路,更喜欢铁路有关的人和事

`

W.LD-SS7E
Z38次列车的“死忠粉”
武汉地区铁路爱好者

 

 

 

(本文经作者授权使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1. 匿名 回复

    我还记得去年坐过一次Z89,第一次坐Z89,也是最后一次,2024年就变成D89了

  2. 匿名 回复

    第一

  3. 上局 镇江火车迷 回复

    下个月听说Z29/30也要换AD钙奶了,希望能去送别一下。

  4. 匿名 回复

    我在想换下的车底,都拿去报废吗?

留言(免注册)

8,418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