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
【开通】2013年2月1日。广珠城轨最后两个未开通的站点碧江站、顺德学院站开通,这标志着广珠城轨本线所有17个车站全部开通投入运营。同时,与新站同步开通的还有广州到珠海的大站快线,中途只停小榄和中山北两站,57分钟从广州南站到珠海拱北,比现在缩短20分钟。
【故障】2013年2月1日。京广、京沪、京津等高铁线路的部分车次因雾霾晚点。其中上海开往北京南的D312次列车发生供电系统故障,铁路部门组织旅客换乘D322次列车。由此给旅客带来的不便,铁路部门表示歉意。
【开通】2013年2月3日。我国首台高铁“体检车”春运期间亮相沪宁高铁。这是上海铁路局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发的我国第一台高铁设备综合巡检车。该车在线路上一次巡检可同时完成高铁轨道结构、接触网状态和线路周边环境等多项内容的检查、分析和预警,平均每小时检测线路75公里。该车集成了摄像采集、激光扫描、计算机图像处理、RFID精确定位和智能化分析判断等先进技术,在线路上一次巡检,可对高铁钢轨面是否擦伤和磨损、钢轨扣件是否异常、供电接触网状态是否良好以及线路有无障碍物侵入等多项内容进行实时记录,并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第一时间形成设备缺陷评估报告,为现场设备养护维修提供翔实、完整的第一手资料。
【开通】2013年2月5日至8日,京广高铁高峰期首次加开7趟夜间高铁列车。加开的7趟高铁中有2月5日至7日广州南至长沙南间加开G6162次、G6160次,广州南至武汉间加开G2554次、G2552次,深圳北至郑州东间加开G2564次。2月6日至8日广州南至武汉间加开G2556次、G2558次。
【开通】2013年2月5日22:15,深圳北开出首趟夜间高铁列车,深圳北开往郑州东的G2564次列车,沿途停靠虎门、广州南、韶关、郴州西、衡山西、长沙南、岳阳东、武汉、信阳东、漯河西以及许昌东,并计划于第二日凌晨5:18停靠终点站。
【开通】2013年2月6日。京九(北京至九龙)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并分段开通运营。由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等单位承建的京九铁路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正线全长821.5公里,北起江西三江镇,南至广东东莞,主要工程包括:路基、桥涵、隧道整治,轨道、通信信号及信息、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房屋建筑、站场改造工程,总投资约40亿元。
【事故】2013年2月16日3时30分,因山西曲亭水库漏水溃坝而封锁,南同蒲线临汾北站至洪洞站间上下行封锁。3时40分,宝鸡至太原的2670次列车成为第一列受阻列车。当日凌晨,共有8趟列车分别受阻于水害南部的临汾、水害北部的赵城等站。铁路部门迅速调整经由南同蒲铁路的多趟在途列车在太原、侯马迂回太中银线、包西线、侯西线,尽最大努力输送旅客到达目的地。经过抢修,2月17日16时恢复通车。
【事故】2013年2月17日。晚6时许,广州地铁东圃站接到三溪站通知,有乘客不接受大件行李的检查并已强行进站乘车。地铁站随车安排了一名员工跟车继续劝喻乘客接受行李检查。其中一人挥拳猛击一名站务员的后脑,致其当场晕倒,另一人还骑在其身上再扇十几个耳光。打人者中较年轻的男子被依法治安拘留3天,年纪大的男子被罚款200元。
【事故】2013年2月17日。早上,广州地铁三号线番禺广场到客村发生信号设备故障,导致地铁列车在高峰期却只能龟速爬行,地铁方面表示有流浪狗闯入地铁隧道引发故障,在将狗驱赶出地铁隧道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事故】2013年2月19日。因受到安徽、江苏大部分地区大到暴雪的影响,为了确保铁路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对京沪、沪宁、合武、合宁、合蚌高铁采取降速运行措施,造成多趟列车晚点或停运。
【开通】2013年2月20日。铁路货运价格再次上调,此次上调幅度近13%,即平均每吨公里上调1分5,由此,铁道部整个铁路货运增收约300亿元。
【开通】2013年2月23日。12时30分,蒙自北站开出首趟试运行客车,标志着泛亚铁路东线重要组成部分——玉(溪)蒙 (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预计今年5月份正式开行客车。玉蒙铁路起点为玉溪南站,经通海、建水至蒙自北站,全长141公里,设计标准为国铁I级电气化铁路,速度目标值为每小时120公里,全线设玉溪南、甸苴坝、通海、柿花树、曲江、李浩寨、建水北、建水、燕子洞、鸡街、蒙自北11个车站,中所、面甸、石岩寨3个车站作为缓开站,以后根据运量增长需求开设。预计2013年,玉蒙铁路货运量将达到200万吨。
【开通】2013年2月26日。上午,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国家验收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标志着京沪高铁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与国家验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分别讲话,并与国家验收委员会各位委员在《新建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工程国家验收证书》上郑重签字。
【开通】2013年2月26日。广州枢纽佛山西站项目正式动工。佛山西站将停靠贵广、南广铁路和珠三角城际铁路广佛环线、佛肇线及规划建设的深茂铁路等5条线路。车站总规模为10台23线,其中客专车场6台15线,城际车场4台8线。分设南北两个站房,站房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车站采用全高架方案,西咽喉区为桥梁,东咽喉为路基,佛山地铁3号线和8号线垂直引入佛山西站,建成后预计年发送旅客量近期将达到5470万人次、远期将达到7590万人次,承担始发客车对数近期将达到日均214对、远期将达到日均305对。
率先开工建设的是佛山西站西咽喉区的跨桂丹路特大桥,采用钢架拱连续梁组合体系,其主跨度为1600米,桥面可容四条轨道线,施工计划工期为14个月。之所以先行建设该项目,是因其所处位置征地已完成。佛山西站主站场的征拆工作才刚开始,等征拆工作结束,佛山西站主站场就开始施工。而在2017年西站建成以前,先完工通车的部分轨道线将直通南站,中途暂不停靠佛山西站。
【开通】2013年2月27日17点,停留于沈阳北动车所的“中华之星”号动车组无火回送至中国铁道博物馆。2月28日,中华之星已入驻中国铁道博物馆,此次进入博物馆为DJJ20001B+RZ2 25DT 110982+RZ2 25DT110981酒吧车+RZ1 25DT110978共计4辆车体。
【开通】2013年2月28日。自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后,经过20个月的时间,京沪高铁发送人数突破一亿人次。乘坐G13次列车去南京出差的叶女士幸运地成为京沪高铁的第1亿位乘客。她获得了一本《漫游京沪高铁》的书籍和京沪高铁发送乘客突破一亿人次的纪念盘。京沪高铁设计年运送旅客最多1.6亿人次的京沪高铁,目前客座率已提高至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