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2020年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生产,最高速度160km/h,为8编组的市域D型电客车。最大载客量2618人。
研发背景
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既有CJ6型城际动车组的基础上,研发出市域D型客车。首款样车在2018年的珠机“科技文化节”上亮相。
车型充分借鉴动车组及地铁技术平台,具有速度等级高、载客量大、快速起停、快速乘降等特点。
2020年9月25日,广州地铁18、22号线首列列车在广州陈头岗停车场交付。
2021年3月7日,广州地铁18号线列车完成逐级提速试验,逐级提速期间,电客车分别以7个速度级,在番禺广场至横番3号风井,进行了往返试验运行。最高速度176km/h。
2021年6月,广州地铁十八号线首通段(万顷沙至冼村)进入正线动车调试阶段。
2021年9月28日,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冼村至万顷沙)开通运营。由于广州地铁22号线市广路站到广州南站区间有一段约600米的隧道与天然气管道并行,需要完成安全评估后才能通车,因此未能同步开通,在18号线开通后,18、22号线列车将同步在18号线上运用。
2022年3月31日。广州地铁22号线首通段(陈头岗-番禺广场)正式开通。
技术性能
广州地铁18号线共配属25列电客车,广州地铁内部型号为D1型,广州地铁22号线也配属相同型号列车15列,内部型号为D2型。
列车为8编组D型客车,6动2拖。编组形式为-Mc1+Tp1+M1+M2+M3+M4+Tp2+Mc2-。最高运营速度160km/h。采用AC25kV刚性接触网受流,全隧道运行。
列车全长186000mm,宽度3300mm,最大轴重17t。载客量AW1为404人、AW2为1510人、AW3为2618人。
列车采用流线型头型、一体化外风档、全密封设备舱,有效隔离外部噪声,同时针对全隧道高速运营、全刚性接触网受流等复杂运行条件,针对性地优化了车辆气密性、噪声控制等。采取轻量化设计和多项新技术应用,如碳纤维头罩、复合材料地板等,使得车辆更加节能、环保。
车头采用富有张力的“飞翼”造型,展示出极致的速度感,体现了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破浪前行,砥砺奋进的形象。列车的配色也充分考虑了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和广东省会城市的重要地位,18号线列车外观以“湾区蓝”为主色调,搭配金色线条点缀,呈现蓝色大海与金色海岸线的和谐呼应。
车厢设计包含了广州地铁特征的元素,也融和了高铁动车组的特点。客室内部设计采用简约现代、通透明亮的风格。端墙则采取浅色木纹贴膜,侧顶板设有黑色镜面电子标识,设有43寸LCD显示屏。
客室灯光创新引入了健康照明系统,设置了暖光、自然光、冷光三个档位,当季节不同时,客室照明可实现灯光色温调节,让车厢光线更温馨和人性化。
中间车设置4对大开度双开塞拉门,实现乘客快速乘降。座椅采用传统的横向布局与类似动车组的纵向布局相结合,使得载客量比高铁动车组多20%。座椅为深空灰色与广州地铁红组合的不锈钢材质。
基于广州地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方向,列车配置了智能运维系统,使得列车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线路介绍
广州地铁18号线,自南沙万顷沙至广州东站,全长61.3km,车站9座、停车场1个、车辆段1个,设计时速160km/h。是中国国内第一条时速160千米的全地下市域快线。可实现了广州南沙自贸区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通达的时空目标。列车采用快车、慢车模式运行。
2021年9月28日,首通段(冼村-万顷沙)开通运营。该段全长58.3公里,共设8座车站。
最后一张超速了^_^
乐哥yyds
cj6:你干嘛~~哈哈~~哎哟~~
这个车还有一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