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梅坎铁路 、火车仔
图: 梅坎铁路 、林子、奥斑马、陈烜旻
管俊鸿、王晨、幸运的红豆
·
广梅汕铁路,是广东省和铁道部合资修建的地区性路网干线,全长约480km,它是广东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二条地方铁路。
广梅汕铁路西接广深线常平站,经惠州、河源、龙川、华城、兴宁、梅州、丰顺、揭阳、潮州至汕头市。线路走向在粤东北绕了一个大圈。这条铁路现在已经是广东铁路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长213km的常平至龙川段,为国家一级铁路京九线的组一部分。龙川至梅州段,也是连通粤闽两省的漳龙线的一部分,让福建方向的列车可以直接进入广东。畲江至汕头段,连接着重要的经济特区汕头市和汕头港。
·
广梅汕铁路的建设,牵动着粤东人民的心。1989年,出生于大埔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嘉应大学复办后第一任校长杨培新先生,曾公开撰文,呼吁尽快开始建设广梅汕铁路。粤东地区在海外约有1000万侨胞。这些华侨及港澳台同胞,也都希望通过建设广梅汕铁路的方式来振兴家乡经济,改善家乡交通落后的局面。
同时,广梅汕铁路所经过的崇山峻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煤、铁、锰、钨、铝锌矿铜等矿产资源,过去一直通过陆路及内河水路运输,运力严重不足,要破解这样的局面,就必须尽快修通铁路。
筹钱建铁路
吸取了三茂铁路建设的经验,广梅汕铁路在其基础上更加“大胆”。
因为当时国家财政十分困难,广梅汕采用了前所未有的管理模式——打破了由国家独家兴建铁路的先例。在广东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铁路建设资金的筹集采用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当时全线概算18.5亿元人民币,铁道部投资3.5亿元,广东省财政提供6亿元,建设银行提供贷款2亿元,亚洲开发银行提供贷款2亿美元,其余采用发行债券、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
在建成通车之时,由于物料价格上涨,最后结算时总共花费了42.95亿元。
为了实现各投资主体的利益,1988年10月8日,在建设的准备阶段时,就成立了广梅汕铁路总公司,由它来负责铁路的筹资、建路和还贷工作。这家公司当时确定为广东省属国有企业,委托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代管。1997年改制为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

1991年5月31日。广梅汕铁路举行开工典礼。《粤东铁路》
·
为了克服资金困难,广梅汕铁路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加速资金的回笼。
其中一个打破常规的办法,就是运营上采取“边建边开”的办法。与传统国铁“修建-试运行-验收-运营”的模式不同,广梅汕铁路是修好一段、运营一段。
因此在兴建广梅汕铁路的四年时间里,有着多次的开通记录:
1991年5月31日,开工建设。
1992年7月1日,常平至惠州段开通,开始办理货运。同年11月开通客运,开行惠州-长沙客车。
1993年7月1日,惠州至仙塘段开通,开始办理货运。10月8日,开通客运至河源。1993年12月30日,开通货运至龙川。
1994年4月1日,仙塘至龙川段开通货运。
1994年8月1日,开通兴宁至梅州段货运。10月28日,开通客运至兴宁。12月28日,开通客运至梅州。
1995年7月1日,畲江至揭阳段开通货运。
1995年7月20日,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
1995年9月28日,开通货运至汕头,也就是全线开通货运。
1995年12月28日,全线开通客运。
采用这样“边建边开”的方法,广梅汕铁路的实际建设工期比原计划提前了10个月。1992年实现运收248. 9万元,1993年实现运收2058万元,1994年实现运收8606万元,一举扭亏为盈,1995年实现运收2.3亿元,利润4000万元……
与此同时,施工建设人员还不断地开源节流,通过控制设计概算、施工预算、优化设计方案,严把材料价格关和工程规模,使得投资得到了严格控制,每公里造价为895万元。并在1996年底的全线总初验中,工程质量综合评定为优良。
·

1992年。河源市迎接铺轨大会。《粤东铁路》

1992年12月。铺轨抵达河源仙塘站。《粤东铁路》
·
还有一个筹资的办法,就是在车站设施的建设方面。
广梅汕铁路公司向境内外招商引资,寻求合作方共同建造车站、经营客车、货场等。
在建设车站站房时,采用铁路出地、对方出钱、合作建站、物业分成、各自经营的方法。在客车方面,广梅汕公司与上海铁菱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上海铁菱出资1.1亿元购买3列客车,年固定回报率为10.5%。货场方面,广梅汕公司出让地皮使用权,对方出钱,利润五五分成,30年后货场无偿归还铁路,这看起来有点像现在的“BOT”模式,仅仅是货场项目,就吸引投资约1亿元。
在运营思路上,广梅汕铁路公司也做出了不少创新。由于当时广梅汕铁路委托广铁集团代管,运输组织上由广铁集团统一调度,客运、货运与全国联通。但是在运价上,广梅汕铁路根据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广东省给予的运价浮动权,采取了灵活的运价方式,以争取更多的货运货源。同时,货运职工还主动走出去,想货主所想,主动组织货源。
·

1992年7月1日。常平-惠州段通车运营。《粤东铁路》

1993年7月1日。惠州-仙塘段开通运营。《粤东铁路》

1993年10月8日。河源开通客运。《粤东铁路》

1994年10月28日。货运开通至梅州。时任广东省领导剪彩。《粤东铁路》

1994年12月28日。梅州站开通客车。《粤东铁路》
·
在客运方面,广梅汕公司以优质服务取胜,同时采取了季节、节假日运价浮动机制。客运人员曾在列车上组织售返程车票,代售轮船票、汽车票,代办旅客住宿等便民服务。并在市、县镇设立车票代售点,组织汽车到火车站接、送旅客,组织电话售票等。
·

1995年7月20日。铺轨抵达汕头。《粤东铁路》

1995年7月20日。广梅汕铁路公司汪庆芳总经理为最后一节轨排扭螺丝。《粤东铁路》

1995年9月27日。汕头站开通货运。首趟货物列车开出汕头站。《粤东铁路》

1995年12月28日。广梅汕铁路全线通车典礼在汕头举行。《粤东铁路》

1995年12月28日。广梅汕铁路全线通车。首趟客车开出汕头站。《粤东铁路》
从“大十字”开始
现在的广梅汕,从常平的三角线往北,一直到龙川,已经属于京九铁路的一部分,这段铁路已在2012年12月实现了双线电气化改造。广梅汕铁路从龙川站往东,又变回了内燃单线,成为了漳龙线的一部分。两条干线在龙川的分叉处,形成了一个巨型的铁路立交,大家都叫它“龙川大十字”。
·

2017年9月。广东龙川。著名的“龙川大十字”京九下行客车交会龙川北开往梅州方向的货列。(图/梅坎铁路)

2018年7月。广东龙川。广梅汕铁路T8369与京九下行K255次交会,著名的“龙川大十字”就是在此。2018年7月调图后,京九线深圳西方向的最后两趟固定南昌局东风11牵引的快速取消南昌换挂后,变为和谐电1D/3D机车南昌直通龙川。后换龙川机车抵达深圳西,龙川大十字狮虎交会的场景不再。(图/梅坎铁路)

2013年12月。位于龙川的京九下行外包线与广梅汕东江特大桥立交,车迷俗称的“龙川大十字”。(图/林子)
·
龙川,也可以说是广梅汕铁路的另一个大本营。1995年便在这里设立了龙川机务段,行政位置是河源市龙川县的老隆镇。
龙川机务段,是京九线最南端的内燃机车中修机务段,最鼎盛的时候,牵引区间包括京九、京广、广深、漳龙、广茂、畲汕6个区段,有东莞东、惠州、埔前、河源、龙川北、梅州、揭阳、汕头8个调车点,担当着50多对货车、20多对客车的牵引任务。
而现在,龙川机务段担当龙川至梅州、汕头、深圳、广州、龙岩的旅客列车牵引任务,以及龙川北站至东莞东、江村、汕头北、梅州、铁山洋的货物牵引任务。
内燃时代,广铁龙段配属过DF4B、DF4D和DF5等各型内燃机车。现如今,广铁龙段已经配属了HXD1C型电力机车。
·

2017年7月。龙川机务段整备场。大修归来的“方头4”摆在机务段C位。(图/梅坎铁路)

2019年8月。机务段机车小修库,负责机车轮对修理。(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机务段中修库,三种涂装的东风4齐聚一堂待修理。(图/梅坎铁路)

2018年7月。龙机中修库内,正在修理中拆去车钩的东风4。(图/梅坎铁路)

2018年6月。阳光洒在龙川机务段整备场的角落。(图/梅坎铁路)

2019年10月。龙川机务段。老师傅正在清洗入库的机车。(图/梅坎铁路)

2019年10月。龙川机务段。老师傅正在清洗入库的机车。(图/梅坎铁路)

2019年8月。标着广梅汕铁路logo的内燃机车刷漆间,机车中修后进入漆房。主要负责东风4B与东风5机车的机车刷漆任务。(图/梅坎铁路)

2019年8月。海口机务段的东风4-3826机车在龙机刷漆,师傅正在给机车打原子灰。(图/梅坎铁路)
·
同时,龙川站每天还开行由DF4B牵引25B型客车的职工通勤车,与广州通勤、白石渡通勤一样,供职工及学生,农民乘坐。
通勤车往返于京九线上,终点是广铁局界上陵站,全程8元。向列车员付钱后,列车员会给一张红色的小纸票,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小票车”。可在2016年10月,对外的小票车取消了,改为只对铁路职工及家属开放,并由原来的三节25B客车改为两节。2017年9月,通勤车的终点缩短至东水站,取消停靠林寨、和平、上陵站。(编者注:将来会有文章专门介绍)
·

2019年8月。龙川站。龙川站每天还开行DF4B牵引25B型客车的职工通勤车,与广州通勤、白石渡通勤一样,供职工及学生,农民乘坐。(图/梅坎铁路)

2016年7月。广东和平。通勤车抵达终点,京九线广铁局界上陵站。(图/梅坎铁路)

2018年6月。通勤车上,朴素的农民与玩游戏小朋友。(图/梅坎铁路)

2018年6月。通勤车抵达龙川北站,进城的菜农抬着农产品上车。(图/梅坎铁路)
·
在龙川机务段,有两台国内限量、外观独特的机车——DF4B-7364与7365。1994年,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出两台DF4B技术验证车,因为当时生产了大批的DF4E型内燃机车,因此7364与7365机车采用了DF4E的外壳。
·

1994年,四方机车车辆厂。东风4B-7364机车问世。(互联网图)
·
7364与7365这两台机车,当时出厂是天蓝色涂装,师傅们称7364机车外号为“蓝鸟号”。铁路爱好者称为“方头4”、“龙川B”。2018年6月,这两台机车和龙川机务段的数台DF4B离开龙川,前往支援海口机务段,机车目前已在海南岛上奔跑。
·

2006年4月19日。还是蓝色涂装的“大窗DF4B”广铁龙段DF4B-7364和9094机车重联牵引货列穿过暮色中的薄雾,驶往龙川方向。(图/林子)

2006年4月19日。还是蓝色涂装的“大窗DF4B”广铁龙段DF4B-7364。(图/林子)

2015年10月。第一次与7364机车相遇。之前许多网友都在广深,漳龙线等多地都拍过此机车,自己也深深喜欢上了这台机车。当时是第一次拍到这台机车,难掩激动的心情,回家一路上吹着口哨,跑着跳。(图/梅坎铁路)

2017年7月。7365在漳龙线松口站停车交会列车。(图/梅坎铁路)

2017年10月。7365机车在梅州折返段整备。(图/梅坎铁路)

2017年10月。7365机车梅州折返段出库挂车,一只蜻蜓不经意飞过。(图/梅坎铁路)

2017年10月。7365挂好前往龙川方向的货列与梅州站即将开往汕头方向的货列,普通DF4B与大窗方脸比对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图/梅坎铁路)

2017年9月。7364机车厂修完毕。(图/梅坎铁路)

2018年1月。7364机车牵引货列通过漳龙线秋云大桥。(图/梅坎铁路)

2017年春运。7365机车牵引京九线绿皮临客3672次。(图/梅坎铁路)

2018年1月。7364牵引货列驶离梅州站。(图/梅坎铁路)

2017年春运。7364机车牵引京九线绿皮临客接近惠州站。(图/梅坎铁路)
翻山越岭进梅州
从龙川分出后,广梅汕铁路变回单线内燃线路,最高速度降到80-100km/h。线路一直往东行进,呈一个横放的“S”型走向,不断穿越着龙川与兴宁之间的高山低谷:先是绕道北面抵达五华,然后再沿着五华河畔向南蜿蜒,抵达兴宁后,在城南沿着山麓而行,最后到达分解处畲江站。
·

2013年11月。秋天的色彩。广梅汕铁路兴宁站-五华区间,橘子牵引特快前往广州。(图/林子)

2013年8月。广梅汕铁路华城镇特大曲线桥。(图/林子)
·
在此,广梅汕铁路分为两路,一条由畲江往东北方向,沿着梅江一直前往梅州;一路向东南方向前往汕头。
龙川至梅州段,共设12个车站,平均站间距11.86km。
·

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三角形的联络线,三个方向分别前往广州,梅州,汕头。

2018年4月。梅州开往广州东的T8367次通过畲江站,可以看到车站远处尽头有两条分开的线路,便是联络线。(图/梅坎铁路)

2013年8月。T8381次(梅州-广州东)列车经过广梅汕铁路畲江车站。(图/林子)

2006年3月。DF4B-2623牵引N767次(梅州-深圳)客车通过畲江站。(图/林子)

2017年5月。T8380次通过著名的“畲江大三角”联络线由汕头开往梅州方向,此趟列车为汕头始发终到广州东,因为给梅州设了经停站,所以汕头开出在梅州站停车后列车再往反方向行驶,故成了名副其实的“广梅汕”铁路。但这趟车单程运行长达9个小时,如果汕头开往广州东的列车不停梅州,则能全程缩短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图/梅坎铁路)

2018年12月。T8381次通过联络线接近畲江站,列车行驶的线路为漳龙线,右侧为畲汕线。(图/梅坎铁路)

2019年9月。龙川北开往汕头北方向的双机货列通过畲江站往汕头方向,龙川往返汕头的列车需限速通过道岔,列车行驶的线路为畲汕线,右侧为漳龙线。(图/梅坎铁路)
·
1998年4月8日,梅州至坎市铁路开始修建,线路从广梅汕铁路的梅州站往西引出,与龙坎铁路的坎市站相连,全长145km。这条线路于2000年7月1日竣工通车。梅坎铁路建成后,加上龙川至梅州段,现在已经成为了漳龙线的一部分。
梅坎铁路对于粤闽两省来说都是一条重要的运输捷径,厦门至深圳、广州的距离比绕道株洲节省了超过1000km,同时也连通了我国东南沿海铁路,扩展了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的路网通达,也使龙岩周边的革命老区,可以连通深圳、珠海、港澳及深圳、广州黄埔、汕头等港口。
·

2013年8月。T8375次(广州东-汕头)列车经过梅县畲江镇梅江特大桥。(图/林子)

2013年1月。晌午。广铁龙段最常见的橘子3811牵引清一色的塞拉门25G的K635次(福州-深圳),穿行于梅州乡村的青山绿水。(图/林子)

2013年8月。水车镇。T8381次(梅州-广州东)全编九节的特快通过梅南-畲江区间。“小票车”既视感。(图/林子)

2013年7月。首发的K198/9次(深圳西-上海南 )旅客列车准点经过梅州西阳梅江特大桥。(图/林子)

2006年3月17日。“青年号”橘子牵引N756/7次(汕头-广州东)客车通过梅州-梅南区间。(图/林子)

2013年10月。梅县西阳镇。K635/6次(福州-深圳)通过梅江特大桥,在厦深线开通不久后,这趟列车停运。(图/林子)

2018年7月。梅州站及站前广场。一列货车开出前往大埔电厂。(图/梅坎铁路)

2019年10月。梅州站候车厅便利店。招牌也采用广梅汕铁路的固定颜色。(图/梅坎铁路)

2005年4月。广梅汕DF4B牵引列车抵达梅州站。机车上特有的广梅汕公司标志。(图/火车仔)

2005年4月。列车驶入梅州站。站台的定制大钟,有着广梅汕的标志及车站名字。(图/火车仔)

2006年4月9日。橘子2622“先锋号”牵引广梅汕涂装的N755次(广州东-汕头)客车到达梅州站。(图/林子)

2018年5月。已经摘牌的“先锋号”DF4BK-2622牵引T8380次到达梅州站幺道停车,机车换向后继续开往广州东方向。(图/梅坎铁路)

2018年5月。车站没有职工饭堂,快餐店大妈把饭菜带到站台上,等列车停车后递给机车乘务员。(图/梅坎铁路)

2019年10月。梅州站站台。外勤代步用的28寸凤凰自行车。(图/梅坎铁路)
·
梅坎铁路建成之后,将把广梅汕线、龙坎线、漳龙线和京九线相互连通,因此在建设之时,广梅汕公司已经在考虑在龙川北至铁山洋站之间,新建一个地区性区段站。
最后根据机车的牵引定数和乘务员、机车的周转效率,决定在梅州建立一个折返段。梅州的地位位置处于龙川北、汕头、铁山洋三站之中位,同时也是两条线路的变轴点。梅州也是粤东山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方便职工的后勤安排。
·

2014年1月。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动力事业部梅州派驻机车折返段。(图/林子)

2014年1月。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动力事业部梅州派驻机车折返段。(图/林子)

2014年1月。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动力事业部梅州派驻机车折返段。(图/林子)

2015年11月。小时候喜欢看火车,父母便带我到城里的舅舅家住。舅舅家的阳台就能看见梅州火车站。小时候不明白,火车头为什么推着车厢前进又后退,后来才明白,那是调车。阳台上还能看到一个简陋的“机车库”,每次都有机车停在里面,便一直想要去里面近距离观看机车。14岁那年,在我万般请求下,父母才给我了人生第一台相机,便迫不及待来到了“机车库”里面拍火车。
拿到相机后拍下的第一台“橘子”就是这台2621机车,司机正在给入库的机车进行检查。小时候父亲带我看火车,那时候在大人口中,火车头都是特别大,速度很快,走太近会被火车的大风刮走,每次父亲带我看火车都是走的远远的。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如此庞大的火车头,心情无比激动快门按个不停。(图/梅坎铁路)

2019年1月。梅州折返段。担当春运热备任务的2621机车。(图/梅坎铁路)

2018年12月。在这种没有电力接触网,无电动道岔调车信号的折返段里,手比手信号成了一种经典。我便打起了拍人文的主意。很早之前听闻双龙高铁将与梅州站接轨,老折返段将被拆解或搬迁,我心想要拍好这种极富原始铁路气息的人文照片。
终到梅州站的T8368机车进梅州折返段签点,完毕后扳道师傅挥黄旗开放道岔进路,两位大车手比确认,一幅和谐的画面定格于此。大车看我拍个不停,用客家话笑着说:“原来我们开火车的也有粉丝呢”我也冲他笑了笑。(图/梅坎铁路)

2018年10月。扳道师傅作出出六道的手旗信号。(图/梅坎铁路)

2017年11月。师傅扳动道岔,道岔灯颜色由蓝色变黄灯,表示前方轨道侧向运行。(图/梅坎铁路)

2018年12月。机车检查完后需要再换一条客运机车停车道停机后司机才能下班。

2017年11月。梅州折返段的手动道岔与东风4机车。(图/梅坎铁路)

2017年12月。傍晚,最后一抹霞光打在机车身上,十分炫丽。(图/梅坎铁路)

2019年8月。夜里,机车们躺在静谧的梅州折返段。以前看别人拍的火车图片说像模型,但是我觉得这个场景则能“把火车拍成模型一样”拍出了精髓。此图为来自东北沈阳的哥们王晨行摄广梅汕铁路时留下的魅影。他的此次运转只在龙川和梅州拍摄了两天,却对广梅汕铁路风情赞不绝口。(图/王晨)

2019年10月。梅州折返段。排队出库挂车的DF4B。(图/梅坎铁路)

2019年8月。梅州站。漳龙线。接近梅州站的T8381次行经梅州折返段。(图/梅坎铁路)
·
2016年4月清明假期,广铁开行广州东往返梅州的K6539/42、K6541/40次临客列车,编组为3节单层硬座车+8节双层硬座车+4节单层硬座车。列车得牵引机车为DF4D或DF4BK,DF4B也偶尔客串一下。
·

2016年4月2日。首趟K6542次接近梅州站。(图/梅坎铁路)

2017年7月。DF4D牵引K6541次驶出梅州站。(图/梅坎铁路)

2017年8月。DF4BK牵引K6542次通过梅南站。(图/梅坎铁路)

2016年5月,DF4B-9320牵引K6542接近梅州站。2017年底,这些双层车到达使用年限,被全部封存,2018年初,双层车全部拆解。所幸,有拍照记录留念。(图/梅坎铁路)
潮汕的逆袭
广梅汕铁路的另一支,被称为畲汕线,线路由畲江折向东南方向,穿越莲花山脉到达揭阳站。
·

2014年1月。梅县松陂村,一个可以看见火车的恬静小村。T8364次列车穿行于广梅汕铁路松棚-清潭区间。(图/林子)

2013年8月。T8362次(汕头-广州东)列车经过广梅汕铁路松棚-畲江区间的松棚特大桥。(图/林子)

2013年10月。秀美的广梅汕铁路清潭-丰顺区间,龙川机务段涂装的“武警”牵引货列前往汕头方向。(图/林子)

2013年10月。秀美的广梅汕铁路清潭-丰顺区间,25Z特快列车前往汕头方向。(图/林子)
·
2019年1月调图后,这趟运行时间长达8小时55分的T8380次(汕头-梅州-广州东)将改区间为大埔-广州东。因汕头新增二线通车,汕头开往广州方向的动车班次剧增,所以汕头也“抛弃”了这对普速慢车。也就意味着畲汕线最后一趟特快列车,且是DF4BK跑的最后一对列车即将从畲汕线上消失。
·

2018年12月。T8380次通过畲汕线清潭特大桥。(图/梅坎铁路)

2019年1月4日。汕头开出的最末一班特快T8380次通过畲汕线松棚大桥。(图/梅坎铁路)

2018年8月。丰顺站房为蓝,白,黄三种颜色结合的站房,也是最能体现广梅汕风格的一个车站。(图/梅坎铁路)

2013年1月。客车T8361次丰顺站幺道停车,2012年底调图后此车首次恢复停靠丰顺站,让这个小站恢复了不少生机。美好的弯道站台,纯朴的客家风,也是进入潮汕大地前最后一个客家小站。 (图/陈烜旻)

2018年8月。T8380次进入离开潮汕大地踏入粤东客家风情的第一个站——丰顺站。此站只设了一个客运站台,还是原始的铁柱雨棚站台,且是个弯道乘降站台,东风4-2622机车摆着长尾缓缓进站。(图/梅坎铁路)

2017年8月。揭阳站有一台特殊的机车,挂牌“奋进号”调机东风5-1438机车。以前还是地方铁路的时候,广梅汕公司还有挂牌的“先锋号”东风4-2622机车,“主人翁”号9320机车,“青年文明号”7569号等机车。如今,这些机车早已摘牌,只有1438机车坚持到了现在,奋进号不仅象征铁路人的奋力进取精神,更是广梅汕沿线车友的一代美好记忆。(图/梅坎铁路)

2018年7月。厂修后焕然一新的“奋进号”进揭阳站正线停车(图/梅坎铁路)

2018年7月。厂修后焕然一新的“奋进号”进揭阳站正线停车(图/梅坎铁路)

2018年8月。深圳西开往汕头的K9097次揭阳站一道停车,依然还是老味道的车站风格。(图/梅坎铁路)
·
铁路抵达揭阳站后,忽然向东北方向拐去,沿榕江平原的山前丘陵区至潮州站。潮州文化学者李英群在电视台节目里提到,广梅汕铁路最初的设计时并没有经过潮州,而是一条直线直奔汕头,后来经过多方争取,铁路才拐了个弯经过潮州设站。
说起潮州,其实早在1904年,就开通了中国由华侨投资兴建的第一条商办铁路:潮汕铁路。铁路为窄轨单线铁路,机车、枕木和铁轨从美国进口,客车和车厢由日本进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汕头至潮安全长39km的铁路竣工。但在日本侵略中国时,铁路毁于战火。铁路现在早已变成了潮汕公路的路基。直到广梅汕铁路的开通,潮州与汕头间才重新有铁路相连。
·

2017年8月。乘坐火车离开汕头的第一个经停站——潮州,站台上是熟悉的颜色——蓝黄站牌。(图/梅坎铁路)
·
离开潮州后,广梅汕铁路再度往南,在韩江右岸平原行进,直至位于梅溪河岸的潮安地区,线路最后终到汕头经济特区,并连通了汕头港。潮汕地区多为平原地貌,因此设立了多个道口。前往汕头的路上有着31个道口,它们以数字命名,从1道口至31道口,代表着畲汕线的第几个道口。
广梅汕新增二线工程,将取代汕头-汕头北-龙湖的老线,以桥代路。因此通车后,老线的道口也将被拆除。
·

2018年春运。K4488次通过25道口,那时25道口为最快拆除的道口,以铁路爱好者的名义询问师傅能否进道口房里边瞧瞧,师傅爽快答应。(图/梅坎铁路)

2018年。经历20年的25道口,师傅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关闸,确认道口正常,火车通过,放闸。与师傅聊天,师傅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梅州过来的,专门记录这些老线,话音刚落,师傅说了一句“涯也系梅城个”(我也是梅城人)啊,敢情师傅也是梅州人,我们便一下子用客家话畅聊起来,临走时,师傅往我的保温瓶里倒了满满一壶热水,这使我拍火车外收获了另一种感动。(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在新二线上施工的中铁16局DF4B,此时DF4D正在通过即将被取代的老线。(图/奥斑马)

2018年4月。汕头龙湖区,T8380次通过新线旁的老线。(图/奥斑马)

2018年4月。K9097次(深圳西-汕头)通过汕头26道口。(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畲汕线最大的26道口交会十字路口,T8380次通过。(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前往汕头挂车的单机DF4D通过26道口。(图/奥斑马)

2018年4月。汕头北前往汕头挂车的单机“橘子”驶上千分之11的坡顶,好似磁悬浮一般。(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K9098次(汕头-深圳西)28道口通过。(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清晨,汕头北前往汕头挂车的单机通过汕头最具生活气息的29道口,前景为赶着上班的人们等待火车通过,背景为在周厝塭文化公园跳舞的大妈们。(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29道口,火车一过,嘈杂的笛声,排烟管声,与远去的火车汽笛声交织相融,可过些日子这些道口将不再拥挤了。(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汕头至梅州新增二线已架好桥梁,这一段新线沿着老线而行,便在桥上找角度俯拍道口,汕广特快T8380通过30道口。(图/梅坎铁路)

2018年春运。抵达汕头站前最后一个道口——31道口。也就是说,整条畲汕线有31个道口。朴素的菜农与通过的绿皮车。(图/梅坎铁路)

2018年2月。在31道口看火车的一家子。(图/梅坎铁路)
·
长期以来,潮汕地区作为广梅汕铁路的末端,其客运产品完全没有竞争优势。广州东站曾用从广九直通车上退役下来的25Z型客车开行广州东-梅州-汕头特快列车,但由于列车要先前往梅州停靠,然后再折返回到畲汕线前往汕头,全程旅行时间接近9个小时。铁路客运冗长的时间,难以与公路客运竞争。
·

2014年6月。汕头老站房,可以看到江爷爷提笔写的汕头站以及落款。(图/幸运的红豆)

2017年12月。汕头站候车室,广梅汕铁路的大logo高挂在大厅中央。(图/梅坎铁路)

2017年8月。广梅汕铁路的标志。以蓝、黄为主色。整个色系都应用在车站、车辆、车辆内饰的各种布置当中。(图/广铁龙段)

2018年之前,在汕头站乘坐火车到处可以看到20多年前的广梅汕地方铁路开通时留下的特色老站牌,2018年底新增二线通车后,汕头成为高铁站,取而代之的只有冷冰冰的国铁站牌。(图/陈烜旻)

2018年1月。站台上,地方铁路的特色示牌。进站口:“祝您旅途愉快,一路顺风”。出站口:“欢迎您下次到汕头站乘坐火车”。这使人没有听广播也能感到温馨。(图/梅坎铁路)

2018年1月。站台上,地方铁路的特色示牌。进站口:“祝您旅途愉快,一路顺风”。出站口:“欢迎您下次到汕头站乘坐火车”。这使人没有听广播也能感到温馨。(图/梅坎铁路)

2017年8月。汕头站售票厅指示牌,经典的蓝黄主色。(图/梅坎铁路)

2017年8月。汕头站候车大厅指示牌,经典的蓝黄主色。(图/梅坎铁路)

2012年4月。特快列车停靠汕头站。(图/陈烜旻)

2018年4月。汕头站、汕头老客技站总览。两列“橘客”(指东风4B客运型机车牵引的客车)在汕头站整装待发,因为畲汕线牵引客车的机车为东风4D型和东风4B客运型机车,且两种型号机车的数量相同混用牵引客车,所以能看到两台“橘子”在站台的机会甚少。(图/奥斑马)

2018年2月。汕头站最经典的角度“人字形尽头线”老汕头站为两台四道,汕头站为尽头站,机车解挂后进尽头线转二道进二道开单机前往汕头北站休整。图为春运临客本务机转线与到达的K799次。(图/梅坎铁路)

2017年12月。K799次机车进入尽头线。(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从汕头站乘坐火车出发,可以看到尽头站站牌的箭标只有一个方向。(图/梅坎铁路)

2017年。清晨八点,汕头站开始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即将回库的调机与即将挂车的机车各行其职。(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东风5调机将客车从客技站调至汕头站站台。(图/梅坎铁路)

2013年2月。列车涂装统一之前,广梅汕铁路公司采用蓝白黄三色的特别涂装。因为是地方铁路,和大江南北的红皮、绿皮、白皮火车相比,多了几分活力。(图/陈烜旻)

2013年2月。列车涂装统一之前,广梅汕铁路公司采用蓝白黄三色的特别涂装。因为是地方铁路,和大江南北的红皮、绿皮、白皮火车相比,多了几分活力。(图/陈烜旻)

2018年春运。汕头折返段。东风4D0569机车启机喷出两股黑烟,即将前往汕头挂车。(图/梅坎铁路)

2018年春运。汕头折返段。机车乘务员检查2623机车车钩,紧接着跟随0569机车去汕头站挂车。(图/梅坎铁路)

2018年2月。汕头北站。揭阳站调机“奋进号”进汕头北停车,待信号开放进折返段加油。(图/梅坎铁路)
·
直到2013年末,厦深铁路开通,新建的潮汕站成为了潮汕地区铁路交通的首选,广梅汕铁路的需求再度削弱。
广铁集团也看到了巨大的客流需求,不断地加开广州南、广州东至潮汕站的跨线动车组。广州与潮汕地区的旅行时间从7-9小时,缩短到了最快约3小时有余(广州东)或2小时50分左右(广州南)。
·

2018年6月。前面是汕头北站外,正在建设的新增二线工程。(图/梅坎铁路)

2018年2月。汕头北站。正在进行新增二线工程。(图/梅坎铁路)

2018年4月。在新增二线上作业的挖掘机。(图/梅坎铁路)

2018年2月。汕头北站。正在进行新增二线铺设任务的中铁16局东风4。(图/梅坎铁路)
·
但由于当时为了协调地方各城市的需求,潮汕站的行政选址位于潮州市,且位于揭阳、潮州、汕头三市居中之地,实际上对于汕头市民来说,还有约30公里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缩短广东东部、东北部山区与珠三角的时空距离,广梅汕铁路开始规划“增建二线”,也就是梅汕铁路客运专线。这是一条双线电气化250km/h级别的客运专线。最先开始从厦深铁路至汕头联络线、广梅汕铁路龙湖南至汕头段二线工程开始。
这条铁路在2006年就开始与厦深铁路同步申报,直到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才正式批复初步设计。2014年10月份,联络线开始施工。
·

2018年5月。新线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单机DF4D通过时日不长的老线。(图/梅坎铁路)

2018年12月。与上图同一位置,新增二线建成通车,画面左侧老线拆除,列车改经新线运行,25、31道口永久消失。(图/管俊鸿)
·
整个工程包括厦深铁路与广梅汕铁路汕头方向疏解联络线,长度21.6km。龙湖南至汕头段增建二线及电气化改造,增建第二线及既有线改造22.9km,届时二线区段也为新建梅汕铁路的一部分。
汕头站为2台4线的尽头式车站,还有1条疏港铁路通往港口,并设有汕头整备所。为了配合梅汕铁路的开通,汕头火车站站台将由低站台改为高站台,并进行电气化改造。同时还新增了旅客天桥、扶手电梯、垂直电梯等设备。(更多内容将在梅汕铁路文章中介绍)
2019年1月5日,经过调图后,位于汕头市区的汕头站正式与厦深铁路通车。2019年10月11日,梅汕铁路正式开通。现在,梅州西、广州东、广州南、深圳北、香港西九龙等都有动车开入汕头站。
而因为新建二线被划为梅汕铁路的一部分,广梅汕铁路的畲汕线,将改为畲龙线——畲江至龙湖。
未来,汕头站还要接入汕汕(汕头-汕尾)铁路、粤东城际铁路等,站台规模将达到11台23线。但对于广梅汕铁路本线的服务,只会越来越弱。
·

2019年10月11日。梅汕铁路开通首日。CRH1A执行第一班前往汕头的D7321次抵达汕头站。站内仍留有普速时代供机车调头的道岔及线位。(图/梅坎铁路)
·
广梅汕铁路,正如同所有的单线内燃铁路一样,在全国高铁化进程之下,客运服务将逐渐被客运专线所替代。但广梅汕铁路的建设,连通了京九、漳龙这两条大动脉,为铁路多元化经营积累了经验。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强了粤东地区与港澳、珠三角地区的联系,串联起惠州、汕头、潮州、黄埔、湛江等多个港口,让粤东地区的人流、物流效率大大提升。
(本文经作者授权使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参考视频
潮州电视台《追忆广梅汕铁路通车历史》
https://v.qq.com/x/page/o3004woctea.html
作者后记
拍火车时,很多大车和师傅会问:“为什么现在那么多高铁,和谐号复兴号不去拍,要跑来这里拍又破又脏的柴油车?”面对相同的问题,我总笑着说:“就是喜欢这些老火车头,从小看到大,一直都喜欢。”
为什么这么喜欢火车,我也解释不清。小时候看火车,捂着耳朵,既兴奋又害怕:害怕这个庞然大物的雄厚汽笛,也嫌忌他刮起大风、冲破一切的力量。
现在拍火车听到越浑厚的笛音,和高转速的柴油机声,就异常兴奋。在线路旁拍火车时,经常能遇到大车师傅鸣短笛打招呼,我也挥手致意。
因为这些机车不能每一台都像铁路博物馆那样退役后被保护起来重新整修供人观赏,更大功率的机车终将会取代这些老东风。所以等待这些老车的命运将是封存、拆解。我最希望的,就是希望这些东风机车,能活久一点,再跑久一点….
“行人车辆请注意,火车来了,不要抢道,抢道危险”道口报警铃响起,这是汕头给我最大的印象。
2017年起笔者多次探访汕头,与汕头的缘分,还得从网上认识的前辈车友们说起。
刚开通微博的时候,经常搜索广梅汕铁路关键词,刚入圈的我没想到沿线还有那么多的大师级前辈车友,大部分内容都搜索到“陈火车”老师的图片及视频,大多为畲汕单线铁路以及道口,便与他联系之后成了好友。交谈中说起道口,在很多铁路爱好者眼中,火车通过道口是非常能体现出一个地方的人文景观,2016年末得知,汕头新增二线通车后将取代汕头-汕头北-龙湖的老线,也就意味着老线道口将要拆除,汕头站内将电气化成动车站,便请教陈老师之后多次前往汕头记录了这段老线最后的时光。
开通微博时认识到许多志向道合的朋友,那时候发的图片都是围绕着广梅汕铁路这个主题。后来,非人狂想屋站长火车仔联系到了我,深度交流后,便商量写一篇关于广梅汕老历史的文章,能与如此资历深厚的老师学习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通过QQ认识了一位从广梅汕铁路开通就一只直在用相机记录的林子老师。从他的镜头里,让我看到父亲曾经带我在站台上看见的“先锋号”橘子2622挂牌车不止存在记忆里,以及如此美好,和谐,车厢颜色极丰富的那个年代。林老师工作之余也时常与笔者一起拍火车,其子佳裕和我们一样也是铁路火车爱好者,一到假期我们便相约到各地拍火车。
整个梅州喜欢火车拍火车的也就这么几个人,能与这些好朋友相约一起爬山涉水、一起赶车、一起获得满满的收获,都是使人无比开心的事情。
总是会想,多年后,翻开相册,总会感叹一句:当年那么多东风4,多美好啊!
文/梅坎铁路
·
主作者介绍
`
林莺飞/泥坑家的林子
广东梅州人
从小喜欢铁路、民航等交通工具,并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着这份情感…
新浪微博:@泥坑家的林子
`
黎家豪/梅坎铁路
生于00年代的广东梅县人
记录广梅汕铁路的变迁,以及梅坎铁路
新浪微博:@梅坎铁路
·
记得2014年时京沪还有8K呢,记得有一回8K拉全敞车大列停落垡站一道,满满的回忆
调机真好看
怎么说呢,抢铁留了这么多老东风4还是很不错的,粤东的线路、车站也比较静谧,能让人亲身体验“铁路”的感觉。
但到了那一天,汕头站大规模扩建,股道上空接触网密布,一列列红银动车组整齐排布的时候,这些拍老车老线路的日子也快到头了。
当然汕头这emmmmmmm的发展状况会让这一天来得很迟。
一个东,一个西。家父在西边的三茂,大伯在东边的汕头站。
从一路直通的K556/7开始,联通了广东的两边。
身为客家人却从没到过梅州,有点遗憾
广梅汕05年的时候吧,也就是非典那个时间,客车涂装是“GMSR 广梅汕铁路”的。可惜在这文章没看到。
知道博主松口人,没想到博主是00后,这么年轻!
写得真好!
勾起了以往的回忆,我是伴随着广梅汕铁路一起长大的,所以对广梅汕有着特别的感情!
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感动!
谢谢博主!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铁路
2018年4月。汕头至梅州新增二线已架好桥梁,应该是汕头到龙湖北。
此外:图为春运临客本务机转线与到达的K799次。图中0566(临客本务)在转线。下图中的0566却成了K799的机车,有点矛盾。
左边0568是到达的k799,非空调车临客的本务0566转线入库没问题吧?怎么就矛盾了?
内燃线路越来越少……山东净土桃威也活不了太久了……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内燃机车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比如2008年的雪灾,没有内燃机车,估计光寒冷就能死一批人,最后还不是内燃机车救援的?你能保证不会再有一次雪灾?所以说除非有更好的能源,短时间内内燃机车是不会退役的
http://www.trainnets.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gmsr-old-07.jpg
这张图左边是96型或21型客车吧?当时都有空调客车了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些车?广梅汕铁路的客车有特殊涂装(全是25g)那个年代就有25g了吗?莫非他们有老绿皮?
新方头东风四也太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