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龙型内燃机车驶离北京站。《中国火车》
研发背景
1958年初,国家技术委员会、一机部和铁道部等有关单位,商讨我国试制双节4000马力内燃机车的工作,确定了内燃机车试制技术任务书。内燃机车的设计任务由大连厂承担。计划到1959年9月完成设计,1960年年底试制出来。
1958年2月末,大连厂在苏联专家别洛乌斯指导下开始设计工作。当时根据苏联专家携带的少量ТЭ3型机车图纸,以及海军部门提供的几张美国FM38D型柴油机(即苏联2Д100型)检修图纸进行设计。协助参加巨龙型内燃机车设计的单位有机车车辆研究所、湘潭电机厂、大连电机厂、大连海运学院和大连工学院等
在机车设计之时,大连厂向全厂职工征集命名,当时提出了东风、超英、赶美、红旗、上游、灯塔等120多个名字,最终在经过投票后选定名称为“巨龙”。
1958年7月,大连厂完成了仿制ТЭ3型的巨龙型内燃机车设计。当年9月24日完成了试制。

1958年9月26日。大连厂。巨龙型内燃机车出厂典礼。(互联网图)
1958年9月26日,举行了巨龙型内燃机车出厂典礼。
1958年10月1日凌晨,巨龙型机车抵达北京。当日,中央领导登车视察,并听取了机车主任设计师傅景常对机车结构、性能、设计试制过程的汇报。
1958年国庆节期间,苏联展览馆(现北京展览馆)举办第一次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现场展出巨龙型机车、建设型机车、东风型摩托列车组等。
巨龙型内燃机车的设计、试制,把我国机车工业原来采用的英制图纸全部改成了公制。随后机车进行了许多试验、试运和改进,为我国发展第一代电力传动内燃机车打下了基础,是我国铁路牵引动力内燃化的开路先锋。

1958年9月26日。大连厂。巨龙型内燃机车出厂典礼。《中国火车》
性能特点
巨龙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于1958年设计制成的直流电力传动货运机车。机车由两节组成,机车功率4000马力,最高速度100km/h。
巨龙型内燃机车,双机功率为4000马力,轴式为2 X (C0-C0),整备重量为2X126t,轴重21t。最高速度100km/h。
机车由车体、车架、动力装置、电力传动装置、走行部分、空气制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车体分为司机室、动力室、冷却室三个部分。
司机室位于机车前端,冷却室位于机车后部。中间的动力室安装10L207E型柴油机和ZQFR-1350型主发电机。柴油机为仿制的二冲程2Д100型中速柴油机。部分零部件直接采用了FM38D型柴油机的零件,如调速器、油泵、油嘴、缸盖和连杆等。
主发电机前端通过传动轴带动前变速箱。前变速箱有三根输出轴,前端两根轴分别带动双机组、前转向架牵引电动机通风机。后方一根轴的带动两个测速发电机,它们分别是柴油机功率自动调整电路和主发电机限流系统中的部件。
柴油机控制端的下曲轴带动中变速箱。中变速箱有三根输出轴,分别带动后转向架牵引电动机通用机、空气压缩机及后变速箱。后变速箱安装在冷却室内,通过垂直传动轴驱动冷却风扇和带动安装在其后部的第二水泵。冷却室的左右侧各布置有30个水散热单节。

巨龙型内燃机车出厂典礼。(互联网图)
机车采用直流电力传动,牵引电动机为轴悬式,齿轮比为75/17。采用心盘传递牵引力。
机车采用两台结构相同的三轴转向架。每台转向架的两侧各装有一个制动缸及一套制动杠杆系统,轮对为单侧闸瓦制动。前转向架第二、三轮对上装有手制动装置,第一、三、四、六轮对前装有撒砂管。
机车中部车架下方吊装6400L油箱,可装燃油约5400kg,能保证机车走行800km。
哭脸
当时的机车都是哭着的
不知道这车现在能在哪
01与02均拆解于伊图里河水电段
01拆解于2008年,02拆解于2007年
这车拆解了吗?下落是什么?
全部拆解
仿制苏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