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火车仔

2016年1月9日。深圳西站站台,最后一趟1204次列车在迎接旅客之前,全体乘务员在站台上合影留念。(图/火车仔/F6020)

2016年1月9日。下午,深圳西站。最后一班1204次列车开始上客。一位送孩子的市民把头探到窗边,为孩子安排座位。(图/火车仔/F6013)

2016年1月9日。下午,深圳西站。最后一班1204次列车开始上客。三位送亲人的市民齐齐站在窗边对着车里说话。(图/火车仔/F6016)

2016年1月9日。下午,深圳西站。最后一班1204次列车开始上客。一位孩子送别车里的奶奶。(图/火车仔/F6020)

2016年1月9日。下午,深圳西站。最后一班1204次列车开始上客。一位返乡的民工扛着行李,提着泡面准备上车。(图/火车仔/F5929)

2016年1月9日。下午,深圳西站。最后一班1204次列车开始上客。无座的乘客带着小板凳上车。(图/火车仔/F6008)

2016年1月9日。1204次列车行驶在广深线上,被时速160公里的动车超越。(图/火车仔/F6108)
2016年1月9日,一个暖冬的下午,深圳西的站台上开始洋溢着各种不舍,这一天,深圳西站开出最后一趟前往信阳的1204次列车,这趟横跨三个铁路局、行经四个省份、距离1532公里的绿皮车,也是中国南方最后的一趟图定的长途绿皮车。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新型空调车厢的K824次,始发站也将改为深圳东站。
1204次列车的前身是由南昌铁路局开行的深圳西至潢川,随后2007年12月,改由武汉铁路局开行,并延长到信阳。列车所经的京九铁路大别山山区,是我国主要的劳务工输出地,因此可以说这是一趟专为劳务工开行的绿皮火车。从开行以来,1204次列车低廉的票价一直都是来深劳务工的首选,1532公里、22小时的路程,硬座仅仅需要105.5元。另外,列车的时刻也深受大家欢迎,下午一点从深圳上车,抵达湖北、河南的时间都是早晨,省去了半夜中转的不便。

2016年1月9日。列车从东莞东站开出后开始超员,一位无座的乘客坐在洗手台上。(图/火车仔/F6124)

2016年1月9日。两名从东莞东站上车的工友专心地聊着天。这节绿皮车使用的是上开窗式窗户,冬天运行时通风降温,寒风也不会直吹乘客。(图/火车仔/F6207)

2016年1月9日。刚开车不久,一位乘客就直接躺在凳子底下熟睡。(图/火车仔/F6305)

2016年1月9日。一位乘客戴着眼罩、听着歌在座椅上熟睡。(图/火车仔/F6309)

2016年1月9日。一位无座乘客直接躺在自己的行李上休息。(图/火车仔/F6208)

2016年1月9日。一位无座乘客,潇洒地坐在自己的行李箱上玩着手机。(图/火车仔/F6234)

2016年1月9日。一位无座乘客窝在车门处睡觉。(图/火车仔/F6203)

2016年1月9日。卧铺车厢,在南山从事建筑行业的高先生,正与下铺的朋友谈论1204次升级空调车的事情。(图/火车仔/F6224)

2016年1月9日。一位三个月大的小乘客,坐上了最后一趟绿皮车。(图/火车仔/F6221)

2016年1月9日。17号硬卧车厢,2002年就坐这趟绿皮车来深圳的李先生,目前在龙华富士康工作,他闭着眼睛想事情,说这次回蕲春老家准备办理离婚。(图/火车仔/F6111)

陈先生和妻子窝在车门处聊天,2003年他们来到深圳,随后在龙岗的工厂里认识。现在从工厂辞工后回蕲春老家过年,每次回家都会选择1204次,主要是价格便宜和时间方便。(图/火车仔/F6135)

2016年1月9日。一对情侣相拥而睡。(图/火车仔/F6320)

2016年1月9日。一位无座的乘客在车门前伸展着全身,看着窗外的风景。(图/火车仔/F6126)

2016年1月9日。列车即将抵达龙川站,一名孩子好奇地看着窗外的景物。(图/火车仔/F6227)

2016年1月9日。过去乘火车是与邻座聊天,如今科技发达了,两名乘客自带支架看着电视剧。(图/火车仔/F6313)

2016年1月9日。1204次停靠东莞东车站,不少返乡的乘客提着巨大的行李箱上车。(图/火车仔/F6117)

2016年1月9日。1204次列车停靠龙川站,一位乘客探头观看站台的人群。(图/火车仔/F6322)
13号硬卧车厢的一个小隔间里,在深圳南山区从事建筑防水工作的高先生正在和车上的乘客讨论这趟列车的升级换代。他每次回浠水的老家都是选择1204次,虽然月入过万,但他还是愿意选择这趟实惠车。
列车长吴洋介绍到,这趟车上的熟客非常多。其中有一位家在河南的乘客,几乎每个周五下午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时间久了他和整个车队都成为了好朋友。
晚上十点,1204次已经进入江西境内,此时是北上长途列车的高峰期,作为慢车的1204次与广深始发的特快列车相遇,自然要享受漫长的避让时光。列车安静地停在京九线的一个小站里,四周漆黑,只能通过车窗透出的灯光隐约看到五米开外的景物。乘客们也开始倒头大睡,车厢里鼻鼾声四起,但敞开的窗户还是可以让你清晰地听到由远及近的越行列车声响,“呜”的一声鸣笛,伴随的是一条亮丽的光带和一股从窗户缝隙里涌进车厢的强风,10秒喧闹后,又恢复了宁静。
因为列车要行走在平南铁路上,因此它也是目前少有的使用内燃机车牵引的长途列车。牵引的车头被火车迷亲切地称为“狮子”,因为力大无穷,响声洞天。晚上隔着窗户也能听到车头里280缸径柴油机的轰鸣,时而轻快,时而低沉,忽然进入隧道,声音还被放大数十倍,车厢变成了一个环绕立体声音箱。而当列车在山中小站避让时,除了能听到暂时歇息的柴油机声响外,躺在机后二位,还能感受到由车钩传递而来的柴油机震动。
午夜12点,1204次开出吉安站,下一次停站将在凌晨五点左右,这种时刻是硬座乘客的福音,他们可以好好地享受五个小时的睡眠,每位乘客开始寻找一个相对舒服的姿势进入梦乡。临近春运,硬座车厢里挤满了提前返乡的乘客,在6号车厢,张女士在厕所门旁的过道处找到了落脚之处,她正在努力地对抗着睡意。张女士在深圳的幼儿园工作,家里有事就提前回家了,原本买的是10号的1204次,但买票时被告知10号已经没有这个车了,于是她选择了9号末班的1204次,“即使无座也不怕了,因为便宜,站一晚就到家了”。
深圳有多趟行经京九线的列车,同时还有只需6个小时的高铁,但还是有不少市民偏爱1204次。

2016年1月10日。凌晨六点,列车停靠武穴站,一位乘客站在座位上伸展身体。(图/火车仔/F6418)

2016年1月10日。凌晨四点,1204次列车。两位乘客头靠着头熟睡。(图/火车仔/F6329)

2016年1月10日。凌晨四点,寒风从窗缝中涌入,两名无座乘客蜷缩在洗手台的位置睡觉。(图/火车仔/F6406)

2016年1月10日。凌晨四点,1204次列车。一位乘客托着腮熟睡。(图/火车仔/F6332)

2016年1月10日。凌晨四点,1204次列车。一位乘客抱着自己的孩子熟睡。(图/火车仔/F6404)
在火车迷眼中,每次的铁路调图都意味着有“巨星的陨落”。1月9日早上,广东各地的火车迷都开始向深圳西站聚拢。深圳的资深火车迷汪志也赶到了深圳西站,这已经是他第四次搭乘1204次列车了。往日闲时,他都会买一张深圳西前往惠州的硬座车票,享受特有的绿皮车之旅。因为1204次行经平南铁路,他可以打开窗户欣赏沿途的深圳美景;拐上广深线后,可以随意打开的窗户为他拍摄火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广深线上很多漂亮的角度,但铁路旁的护网影响拍摄,坐1204次就可以满足了,有时候还能拍到与和谐号列车并行的镜头,一新一老,两代火车同堂。”

2016年1月9日。1204次停靠惠州站,一群广东的火车迷在此下车,与绿皮车合影告别。(图/火车仔/F6217)

2016年1月10日。1204次列车抵达河南信阳站。一位火车迷拿这车票与水牌留影。(图/火车仔/F6504)
在软卧车厢里,还有一位特意从北京坐飞机来送别的超级火车迷孟哥。作为一名火车票资深收集者,他手上已经收集了3000张中国各地的火车票,1204次作为最后一趟横跨三个铁路局的绿皮车,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大学期间,孟哥已经乘坐了像这样的长途绿皮车超过了10万公里,随后便陆续停运,他希望这次可以追忆过去的时光。同时他也很久没有坐过干线铁路上的了绿皮软卧,这次希望抓住最后的机会再开窗吹吹风。开车前他特意来到深圳西站的售票处,经过查询发现还有很多深圳西至东莞东的车票,于是他一口气买了八张短途票,打算回去送给不能前来的朋友当做纪念。

2016年1月9日。列车从东莞东站开出后开始超员,售货小车必须从乘客的缝隙中穿过。春运时,从车头走到车尾需要花上几个小时。(图/火车仔/F6130)

2016年1月9日。最后一趟1204次列车。餐车的师傅正在准备晚餐。绿皮餐车所有设备都以煤作为燃料,师傅除了要炒菜,还要顾着灶里的火势。但师傅直言,煤炉烧出来的菜绝对比未来电炉烧出来的要可口。(图/火车仔/F6032)

2016年1月9日。最后一趟1204次列车。1号车厢的列车员自己手抄了一份缩小版的列车时刻。(图/火车仔/F6317)

2016年1月10日。最后一趟1204次列车抵达信阳站。旅客下车后,乘务员开始拆下绿皮车上的日常用品。(图/火车仔/F6424)

2016年1月10日。中午十二点半,1204次列车即将抵达终点站,茶炉工宋喜荣正准备熄灭煤炉里的火。(图/火车仔/F6421)

2016年1月10日。最后一趟1204次列车抵达信阳站。车上用的热水车都被存放在餐车的一角。(图/火车仔/F6513)
除了火车迷,对绿皮车厢不舍的还有与它朝夕相对的列车员们。
1月9日中午,在车上吃完午饭的列车员们拿着一条写着”1204次告别深圳西站。我爱你!再见!”的横幅,在站台上做最后的留影。他们的大部分人,在2007年12月列车开行时就在这趟车上工作。
吴洋,是这趟末班1204次的列车长,2007年12月列车开通时他就在车上工作。这些年来他看到了1204次多变化,从08、09年客流的凶猛,到现在客流的逐年下降,他感叹到现在旅客对出行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大家条件好了,愿意选择速度更快的高铁或飞机”。吴洋想起这些年的跑车故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闺女出生后他都没能在家里过上一次农历新年。这些年来他遇到了冰灾、水灾,本应能回家过年的他都被滞留在了路上。但欣慰的是,这次他们班组能送别这一趟绿皮车厢。
绿皮车厢无论对乘务员还是乘客来说,都是说不完的辛酸泪。盛夏时节,1204次运行在炎热的广东,只要火车一停下来,车内的温度就会高达四五十摄氏度,无论车顶的吊扇怎样努力地转着,温度也不见一丝下降。
升级后的新型空调车厢,其运行一切都与电打交道,而现在他们的老绿皮车还用着煤,因此每位乘务员都必须接受新的培训。除此之外,新车厢还使用了真空集便系统,洗手间污物不再直接排出轨道,乘务员们还要向乘客宣讲新厕所不能扔进任何杂物。对于整个班组来说,新车厢就是新的开始。
2016年1月10日11点15分,1204次准时停在了信阳站。乘客匆匆地奔向自己下一个目的地。此时列车员正忙着收拾自己所在车厢的各种物品,卧具、窗帘、垃圾箱等等,这些东西将搬到新的空调车厢上继续使用。
已经干了20年茶炉工的宋喜荣——这一绿皮车特有的工种,也熄灭了煤炉里的火苗,排空了炉里的热水,最后把烧火的工具、送开水的小推车堆放在了餐车的一角。它们将和这列绿皮车厢一同封存。在未来的特殊时刻,它们将再次启用,继续服务南来北往的旅客。
(注:1201/2/3/4次停运后,仍有最后一趟跨两局的长途绿皮车:2167/8次,沈阳-牡丹江)
好赞的报告文学
回想起10月31号送别清华园站时的情景 4471次上的小茶炉。。。
我的天,我就是信阳人,当时我还不是火车迷,真后悔没有碰见这辆车/笑哭
一回家
这趟车是哪年升级过吗?我13-14年异地恋无数次这趟车往返于湖北与广东,我记得是没有卧铺车的,全列硬座。而且座椅颜色与车厢顶灯风扇都跟之前不一样了。